雖說經濟增長能說明一個地方的發展,但相信在十堰的人民看到的是十堰這幾年的發展,從交通基礎建設到產業升級,帶給人們的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指數提升,這個是需要切身體驗才能感同身受的。近兩年十堰的經濟發展狀況自從十堰的“向山要地”被叫停以后,十堰各級立即著手改革升級,提出了“外修生態,內修人文的”的發展觀念,經過幾年的發展,從2016年、2017年的GDP可以看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連續兩年湖北經濟增速第一,似乎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1、湖北省鄂州的發展前景怎么樣?
鄂州,湖北省地級市,位于湖北省東部,與武漢市和黃石市相鄰,長江中游南岸,是湖北省省轄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鄂東水陸交通樞紐之一。鄂州市轄鄂城、梁子湖、華容3區,鄂州市為湖北省第一批改革開放試驗區,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古銅鏡之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的原產地,素有“百湖之市”、“魚米之鄉”等稱號。
亞洲最大的順豐機場落戶鄂州,給鄂州帶來了機會、發展前景,鄂州順豐機場規劃出爐,周邊鄂州\u0001黃石黃岡將深度融合,武漢鄂州將一體化發展!從最近的鄂州市招商情況可以看出,臨空產業在鄂州集聚,由此鄂州也獲得了全國地市最有發展潛力城市稱號!不管鄂州并入不并入武漢,鄂州這塊土地上將會有大批的企業落戶,大批的人才涌入,鄂州的明天是光明的!前景可期!。
2、湖北襄陽的發展怎么樣?
我是襄陽微聞,我是從1992來襄陽讀書,畢業后一直工作在襄陽,見證了襄陽發展,可以說襄陽的發展突飛猛進,前景更好,這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襄陽重回交通杻紐中心地位。歷史上,襄陽就是南船北馬、七省通衢的交通要道,隨著去年漢十高鐵、鄭萬高鐵、浩吉鐵路開通,還有一大批在建鐵路、公路、水路、空路(飛機)項目,交通優勢明顯,尤其十字形高鐵網形成,帶動經濟后勁非常明顯。
二是襄陽工業發展后勁十足,一個龍頭、六大支柱”的產業格局已形成,一個龍頭即汽車產業,六大支柱分別是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醫藥化工和農產品深加工。目前,襄陽東西南北分布著高新開發區、深圳工業園、東津新區(經開區)、襄州開發區、航空航天工業園、樊城開發區、襄城開發區等工業發展平臺,聚集了大批企業,
據2019年GDP數據顯示,襄陽有著高達4812.84億元的GDP總量,排名全國大陸地區前46強。三是襄陽被國家確定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前年11月,國家頒布實施了《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襄陽鞏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襄陽先后吸引華僑城、京東、寶武集團等一大批企業來襄投資,吸引北航、武漢理工大、華中農大等大學來襄設立校區或研究院,可見襄陽發展潛力的魅力之大,
3、湖北省黃石市現在發展怎么樣了?
我是黃石人,在黃石生活了四、五十年,我來說說吧。黃石經濟的骨架,原先就是四大廠礦,就是大冶鋼廠、大冶鐵礦、大冶有色、華新水泥,這些都是計劃經濟年代的產物,都是央企、國企,大型央企、特大國企。黃石也是因廠設市、先有工廠、后有城市的,八十年代以前,黃石在湖北絕對的是黃老二,武漢之后,前無二人、后無來者,不可一世。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開始,計劃經濟體制逐漸解套、松散、解體,最先的痛楚其實不是表現在四大廠礦身上的,而是黃石的后起工業,就是黃石自己辦起來的那些國企,先后都呼啦啦倒下去了,那么,一個國家級的資源枯竭型城市,一個依靠礦產資源開發和興建重工業而立市,因廠設市、因礦設市、因工礦立市的典型的重工業城市。一個曾經號稱新中國重工業搖籃、湖北省第二大經濟實體的明星城市,因礦而生、也因礦而懈怠、因礦而停滯不前,猶如東北重工業基地、猶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許多地區一樣,改革開放以后,慢慢在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大潮中掉下隊來,現已成為了湖北的第八、第九,在國家經濟版圖上,也早就失去重中之重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