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來十年了,無意中來的,可是變成我的終點站,在這里有了老婆有了孩子有了家,回不去了,經常看到有人說壓力大,工作不順心,想離開蘇州。有其它行業人員等,因為有很多在蘇州打工的沒有納入蘇州社保和沒有辦理居住證的這部分人群沒法統計,娛樂場所打臨時工的,搬運工,蘇州周邊有做工藝品的,加工活一般都是外來人口,還有綠化養護也有很多外來人員,這部分人群很多多是按天結算工錢的。
1、蘇州有多少外地人?經濟發展怎么樣?
還沒有統計那些臨時人員。農民工,小商小販。娛樂場所打臨時工的,搬運工,蘇州周邊有做工藝品的,加工活一般都是外來人口,還有綠化養護也有很多外來人員,這部分人群很多多是按天結算工錢的,還有其它行業人員等,因為有很多在蘇州打工的沒有納入蘇州社保和沒有辦理居住證的這部分人群沒法統計。估計這部分人群在蘇州大市范圍內總數應該超過300萬,
2、在江蘇工作的外省人對江蘇有什么看法?
本人是浙江的,因工作原因經常去江蘇,經常接觸江蘇人,所以對江蘇人有一定的了解,首先江蘇人總體素質不錯,待人熱情真誠,跟他們交朋友比較放心安心。其次江蘇人積極向上,用于追求,做事情認真,賺錢的欲望非常強烈,美中不足是沒有浙江人更能吃苦,再次,江蘇地勢以平原為主,農業上適合大規模種植,工業上適合大型企業的經營,故也吸引了眾多外資企業的青睞,給江蘇人民帶來了新的機會。
3、假如生活在蘇州的外地人全都離開,蘇州會怎樣?
哎!說實話蘇州的外地人全部走的一個不剩,蘇州老百姓比現在過的舒坦,壓力大減和以前幾千年以來一樣輝煌,逛逛街種種花養養鳥,你別和我說經濟,當下真正蘇州人過自己的生活足夠瀟灑,外地人都走了不代表企業全部完蛋,相反適者生存有些本地企業本來就沒幾個外地員工了現在,你走了更好工資照樣拿,退休了社保照樣比外地來打工的工資還多,一幫打工的老是以為老板離開了你企業就不能運行了,殊不知是老板在養你,你走了老板照樣換人繼續經營,,
4、外省人如何看待江蘇省?
我對江蘇人還是有很深刻認識的,想想決定先說好的,再說不好的,萬一看不完,還能少得罪點兒人。1)我的業務伙伴中江浙人居多,交往久了,關于這兩個地方的人做生意的風格我有個總結,比如說一個打火機,江蘇人和浙江人都報價1塊錢,你還價到9毛。江蘇人會很認真地和你討價還價,談不下來寧愿不接這個單,但如果最終接受你9毛錢的報價,那么給你的東西至少是值8毛的,
浙江人也會和你講價錢,但比江蘇人要爽快很多,甚至有時候再低點兒也能談成。但如果同樣是接受9毛錢的報價,給你的東西能值7毛就不錯,和江蘇人做生意,可能不會太開心,不會太省心,但一定會很放心;2)我曾經就江蘇人和山東人合伙做生意這事兒進行過研究。幾個鐵哥們商量著一起做點兒事,酒桌上商量好了,你出資金,他出技術,我出資源和市場,個個都是熱血沸騰,信誓旦旦,
喝完酒回去,江蘇人就按照說好的分頭準備,不管最后成不成,前期很快就能張羅起一個攤子來。而山東人呢?喝完酒回去,基本上沒人再提這個事兒了,即便有人還想進行下一步,就發現原來講好的事情會有很多變化和托詞。所以在山東人看來,酒桌上是談感情的,不是談事情的,江蘇人務實,肯干,能吃苦。3)江蘇的地域經濟差別較大,從而造成江蘇人的地域偏見比較嚴重,
前幾年經常從江陰大橋過江,感覺長江兩岸完全是兩個世界,這幾年沒怎么走,可能會好一些。另外,在我個人的潛意識里,我一直認為徐州也屬于江蘇省是個很怪異的存在,總是感覺應該更適合河南的味道,當然,這是我個人感覺,沒有什么依據的。我曾經服務過一家蘇州的公司,當時公司在山東的棗莊和江蘇的新沂都有分廠,在與蘇州本部同事的交流中,發現他們對這兩個地方的態度幾乎一樣,多多少少都有些看不上。
5、你敢不敢辭掉現在蘇州的工作,回老家發展?有沒有離開蘇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