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聽了說,“原來如此,后來,這些數字傳入阿拉伯,小紅看見一個賣包子的,有一天,他對數字0-9產生了興趣:為什么叫“阿拉伯數字”,”大約1500年前,印度人用一個特殊的詞來代表數字,寫作思路:寫數學故事,自然寫故事,與數字有關,可以寫出數字的來源和數字的精彩對話。
寫作思路:寫數學 故事,自然寫故事,與數字有關,可以寫出數字的來源和數字的精彩對話。小明是個喜歡問問題的孩子。有一天,他對數字0-9產生了興趣:為什么叫“阿拉伯數字”?于是他去問媽媽:“既然0-9叫阿拉伯數字,那一定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吧,媽媽?”媽媽搖搖頭說:“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印度人發明的。”大約1500年前,印度人用一個特殊的詞來代表數字。有10個字,一筆兩劃都可以寫。后來,這些數字傳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認為這些數字簡單實用,所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廣泛使用,并傳播到歐洲。就這樣,它逐漸變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數字。因為阿拉伯人在傳播這些數字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阿拉伯數字’。”小明聽了說,“原來如此。媽媽,這能叫‘犯錯’嗎?”媽媽笑了。
2、 三年級 數學小 故事還要有答案短暫一點辛苦你們打字了一天,爸爸帶小紅去超市。小紅看見一個賣包子的,她想買一個紅豆包子和一個綠豆包子。于是他問:“紅豆餡包子多少錢一個?”阿姨說:“3塊5毛,”小紅又問:“綠豆包子多少錢一個?”阿姨說:“綠豆包子比紅豆包子貴一倍。”小紅心想:紅豆包子的價格是綠豆包子的兩倍,綠豆包子的價格是3.5元,那么紅豆包子的價格就是3.5*2=7元。那么一個紅豆包子和一個綠豆包子的價格就是7 3.5=10.5元,她說:“我花了10.5元買了一個紅豆包子和一個綠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