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政府門戶網
重慶網上房地產官網:http://www.cq315house.com/
網簽是購房極為重要的一環,如果沒有網簽則不能說明房子屬于你。
查詢是否網簽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一、網上查詢
1、可以登錄房管局網站進行遠程查詢,先登錄房屋所在地。
2、房地產管理局政務信息網直接在首頁上點擊“網上簽約查詢”,點擊后進入查詢頁面。
3、輸入“商品房買賣合同”封面左上角合同編碼,再輸入約時所確定的密碼,即可進行合同相關信息的查詢。
二、到房管局查詢
1、持個人身份證明到房管局進行現場查詢。
2、在房管局交易辦事窗口提供合同及身份證,即可查詢合同信息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在房管局備案、網簽。
2. 重慶市人民政府政務網官網
重慶市渝中區行政服務中心屬于渝中區政府對外便民服務窗口!屬于政府機關的外派機構!屬于政府機關!事業單位!
3. 重慶人民政府網站官網
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所在位置為: 北緯N29°19′22.11″ 東經E106°15′38.15″ 海拔:271.26 米 參考:重慶市九龍坡區西彭鎮玉鳳村西南方向約2.37公里 具體位置如圖:
4. 重慶市政府網站官網
重慶市下轄
26個市轄區
渝中區(七星崗街道,重慶市人民政府駐地)
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
江北區(寸灘街道)
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
九龍坡區(楊家坪街道)
南岸區(天文街道)
北碚區(北溫泉街道)
渝北區(雙鳳橋街道)
巴南區(龍洲灣街道)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
涪陵區(荔枝街道)
永川區(中山路街道)
璧山區(璧城街道)
大足區(棠香街道)
綦江區(古南街道)
江津區(幾江街道)
合川區(南津街街道)
黔江區(城西街道)
長壽區(菩提街道)
南川區(東城街道)
銅梁區(巴川街道)
潼南區(桂林街道)
榮昌區(昌元街道)
開州區(漢豐街道)
梁平區(梁山街道)
武隆區(芙蓉街道
5. 重慶政府門戶網站
企業登錄政府采購網注冊登記,填寫完成企業基本信息,提交網站審核,待審核通過后,由經辦人帶上蓋有公章的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授權委托書、新辦人身份證復印件到經營所在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窗口辦理供應商CA鎖開辦領用手續,就可以在政府采購網參加投標了。
6. 重慶政府門戶網站特點
永川市歷史沿革
唐大歷十一年(776年)置縣。北宋初,永川縣仍屬昌州。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四川分益、利、梓、夔州路,永川縣隸梓州路;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縣隸屬之。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廢,永川、昌元、大足等縣轄地并合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隸重慶路合州。元末,明玉珍起義(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建都重慶(國號“夏”),復置大足縣轄永川縣地。明洪武六年(1373年),復置永川縣,屬重慶路。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縣入永川縣。雍正六年(1728年)復置璧山縣,永川仍專治。嘉慶時,永川縣屬四川省川東道重慶府。
辛亥革命時,永川縣屬(重慶)蜀軍政府。民國元年(1912年)3月12日,成渝兩軍政府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設重慶鎮撫府,永川屬之。6月,重慶鎮撫府撤銷,永川縣直屬四川都督府。民國2年,廢府設道,永川縣屬四川省川東道行政公署,民國3年6月,改為東川道行政公署,后更名為東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屬之。民國18年撤道,永川縣直屬四川省政府。民國24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永川縣。民國30年專員公署遷巴縣,永川縣仍屬之。
解放初,永川縣屬巴縣區行政專員公署。1949年12月20日,專署遷璧山縣,改名璧山區行政專員公署,永川縣屬之;1951年4月,專署遷江津縣,更名江津區行政專員公署,永川縣屬之;1952年9月,江津專署遷永川縣;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5月,改為四川省江津地區行政公署;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4月,永川地區行政公署撤銷并入重慶市,永川縣改隸重慶市人民政府。(以上摘自“永川市政府網站”)
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25號)批復:撤銷永川縣,設立永川市。
2000年,永川市轄中山路、勝利路、南大街3個街道辦事處;大安、石竹、陳食、臨江、雙竹、何埂、松既、朱沱、仙龍、五間、來蘇、寶峰、永榮、紅爐、雙石、三教、板橋、青峰、黃瓜山、金龍、聚美、張家、吉安、王坪、永隆、茶店、蓮花、大河、萬壽、花橋、壽永31個鎮;漲谷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98473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勝利路街道 98502 中山路街道 79248 南大街街道 36681 大安鎮 27207 石竹鎮 26891 金龍鎮 23820 茶店鎮 18914 陳食鎮 35435 蓮花鎮 13160 臨江鎮 38112 雙竹鎮 38058 何埂鎮 43506 松既鎮 14954 聚美鎮 13256 朱沱鎮 41593 大河鎮 17275 仙龍鎮 27366 張家鎮 22251 五間鎮 22937 吉安鎮 13701 來蘇鎮 34104 王坪鎮 24952 寶峰鎮 20265 雙石鎮 30882 永榮鎮 17499 紅爐鎮 30740 萬壽鎮 21546 三教鎮 35477 板橋鎮 26027 花橋鎮 13477 青峰鎮 24318 永隆鎮 15241 黃瓜山鎮 9941 壽永鎮 14244 漲谷鄉 13150
2002年,永川市轄3個街道、31個鎮、1個鄉,93個居委會、631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106.0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4.48萬人。
2003年,永川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詳細情況待補充)。
永川市轄19個鎮、3個街道,631個村委會、76個社區,4602個村民小組、477個居民小組。面積1572.66平方千米。
2005年6月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5〕116號)批準同意永川市松既鎮更名為松溉鎮:“溉”通常讀為“gai”,作地名有時讀“ji”,此讀音在《康熙字典》中有專門注解;在1990年1版《漢語大詞典》中,也將“溉”專門注釋為“溉讀為既”。根據松溉鎮的歷史由來和相關歷史記載,為尊重歷史,尊重群眾的意愿,充分挖掘松溉鎮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促進該鎮的發展,重慶市政府同意將永川市松既鎮更名為松溉鎮,其管轄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
永川市轄3個街道、19個鎮:中山路街道、勝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青峰鎮、大安鎮、金龍鎮、陳食鎮、臨江鎮、雙竹鎮、何埂鎮、松溉鎮、仙龍鎮、吉安鎮、五間鎮、來蘇鎮、寶峰鎮、雙石鎮、紅爐鎮、永榮鎮、三教鎮、板橋鎮、朱沱鎮。
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國函[2006]110號)批準:撤銷永川市,設立重慶市永川區。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區域為永川區的行政區域,永川區人民政府駐中山路街道。
7. 重慶政府網站
重慶行政區劃調整設想
方案一
二十年來,重慶直轄不直轄對渝東北和渝東南改變不大,重慶直轄主城九區受益最大,其次是主城周邊的都市功能圈,而渝東北和渝東南重慶各區縣直轄后變化并不大。
其實重慶應該把渝東北與渝東南的萬州、涪陵、黔江都劃出去,直接按老重慶的范圍直轄,那樣就是一個實打實的直轄市,面積人口和北京、上海、天津這三個直轄市相當,和別的城市廣州、成都、武漢、南京比較的時候,也不會被嘲笑拿一個省跟一個市比了。
方案二
把長壽、涪陵、南川三區及以西為重慶市轄區;以東各區縣劃給萬州成立地級萬州市,與四川達州市、湖北恩施州、十堰市成立三峽省,省級機構駐萬州城區。
萬州、開州、云陽合并成立副省級的三峽新區,梁平、忠縣和石柱三峽工程蓄水波及區域(由水利部、重慶市人民政府依法依規劃定)、豐都等劃為三峽新區拓展區。
方案三
重慶全市可進一步整合為7區:
1、渝中區:渝中、九龍坡、大渡口、沙坪壩;
2、江北區:江北、渝北、兩江新區、北碚區;
3、江南區:南岸、巴南、綦江;
4、渝北區:永川、江津、潼南、銅梁;
5、渝南區:綦江、萬盛、南川;
6、渝東區:萬州、開縣、梁平、城口、長壽;
7、渝黔區:西陽、秀山、涪凌、黔江、彭水。
8. 重慶市人民政府網官網門戶網
屆時(預計17:00~24:00),重慶市政府公眾信息網和域名解析將暫停服務,其間對訪問政府網站會造成一定影響,由此帶來的不便請諒解打得開的,就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