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1個地級行政區(11個地級市);119個縣級行政區(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1397個鄉級行政區(201個街道、564個鎮、632個鄉)。
內蒙古:12個地級行政區(9個地級市、3個盟);103個縣級行政區(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17個縣、49個旗、3個自治旗);901個鄉級行政區(240個街道、477個鎮、68個鄉、17個民族鄉、98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
遼寧:14個地級行政區(14個地級市);100個縣級行政區(56個市轄區、17個縣級市、19個縣、8個自治縣);6972個鄉級行政區(611個街道、6071個鎮、221個鄉、69個民族鄉)。
吉林:9個地級行政區(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60個縣級行政區(20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17個縣、3個自治縣);898個鄉級行政區(280個街道、428個鎮、162個鄉、28個民族鄉)。
黑龍江:13個地級行政區(12個地級市、1個地區);128個縣級行政區(64個市轄區、18個縣級市、45個縣、1個自治縣);1195個鄉級行政區(383個街道、478個鎮、276個鄉、58個民族鄉)。
上海:16個縣級行政區(16個市轄區);209個鄉級行政區(99個街道、108個鎮、2個鄉)。
江蘇:13個地級行政區(13個地級市);96個縣級行政區(55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20個縣);1300個鄉級行政區(344個街道、860個鎮、95個鄉、1個民族鄉)。
浙江:11個地級行政區(11個地級市);89個縣級行政區(37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32個縣、1個自治縣);1499個鄉級行政區(402個街道、654個鎮、429個鄉、14個民族鄉)。
安徽:16個地級行政區(16個地級市);105個縣級行政區(44個市轄區、6個縣級市、55個縣);1513個鄉級行政區(265個街道、914個鎮、334個鄉、9個民族鄉)。
福建:9個地級行政區 (9個地級市);85個縣級行政區(29個市轄區、12個縣級市、44個縣);1102個鄉級行政區(173個街道、600個鎮、310個鄉、19個民族鄉)。
江西:11個地級行政區(11個地級市);100個縣級行政區(其中:25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64個縣);2827個鄉級行政區(1431個街道、794個鎮、594個鄉、8個民族鄉)。
山東:17個地級行政區 (17個地級市);137個縣級行政區(55個市轄區、26個縣級市、56個縣);1857個鄉級行政區(611個街道、1118個鎮、128個鄉)。
河南:17個地級行政區 (17個地級市);158個縣級行政區(52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5個縣);2381個鄉級行政區(518個街道、1011個鎮、840個鄉、12個民族鄉)。
湖北:13個地級行政區(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103個縣級行政區(38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38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1233個鄉級行政區(297個街道、742個鎮、184個鄉、10個民族鄉)。
湖南:14個地級行政區(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122個縣級行政區(35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64個縣、7個自治縣);2426個鄉級行政區(267個街道、1121個鎮、941個鄉、97個民族鄉)。
廣東:21個地級行政區(21個地級市);121個縣級行政區(64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4個縣、3個自治縣);1585個鄉級行政區(442個街道、1132個鎮、4個鄉、7個民族鄉)。
廣西:14個地級行政區(14個地級市);111個縣級行政區(40個市轄區、7個縣級市、52個縣、12個自治縣);1235個鄉級行政區(109個街道、702個鎮、366個鄉、58個民族鄉)。
海南:4個地級行政區 (4個地級市);20個縣級行政區(8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218個鄉級行政區(22個街道、175個鎮、21個鄉)。
重慶:38個縣級行政區(26個市轄區、8個縣、4個自治縣);1012個鄉級行政區(189個街道、598個鎮、211個鄉、14個民族鄉)。
四川:21個地級行政區(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183個縣級行政區(53個市轄區、17個縣級市、109個縣、4個自治縣);4672個鄉級行政區(277個街道、1816個鎮、2481個鄉、98個民族鄉)。
貴州:9個地級行政區(6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88個縣級行政區(14個市轄區、7個縣級市、55個縣、11個自治縣、1個特區);1558個鄉級行政區(113個街道、694個鎮、501個鄉、250個民族鄉)。
云南:16個地級行政區(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129個縣級行政區(16個市轄區、15個縣級市、69個縣、29個自治縣);1362個鄉級行政區(118個街道、577個鎮、522個鄉、145個民族鄉)。
西藏:7個地級行政區(6個地級市、1個地區);72個縣級行政區(8個市轄區、64個縣);692個鄉級行政區(10個街道、140個鎮、533個鄉、9個民族鄉)。
陜西:10個地級行政區 (10個地級市);107個縣級行政區(29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74個縣);1418個鄉級行政區(199個街道、1137個鎮、82個鄉)。
甘肅:14個地級行政區 (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86個縣級行政區(17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58個縣、7個自治縣);1353個鄉級行政區(126個街道、468個鎮、725個鄉、34個民族鄉)。
青海:8個地級行政區(2個地級市、6個自治州);43個縣級行政區(4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30個縣、7個自治縣);396個鄉級行政區(30個街道、137個鎮、201個鄉、28個民族鄉)。
寧夏:5個地級行政區(5個地級市);22個縣級行政區(9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1個縣);237個鄉級行政區(44個街道、101個鎮、92個鄉)。
新疆:14個地級行政區 (4個地級市、5個地區、5個自治州);99個縣級行政區(11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1020個鄉級行政區(1個區公所、162個街道、242個鎮、573個鄉、42個民族鄉)。
5、我國村子的情況
中國共有692556個村級行政單位。其中:村民委員會599078個(大陸);居民委員會84689個(大陸);村3032個(臺灣);里5757個(臺灣)。
7. 高清中國各省地圖
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網站有標準地圖下載,但主要是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各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的標準地圖服務到地市級。由于各地發展不均衡,所以市一級的標準地圖服務還比較少,所以縣區級的標準地圖我還沒見過。
8. 高清中國省地圖全圖
副省級市、地級市、縣級市的區別是政治級別和地區劃分不同。
副省級市、地級市、縣級市在行政區劃里都屬于市,不僅僅是領導們公務員職務的區別。
副省級市是中國行政架構為副省級建制的省轄市,受省級行政區管轄。副省級市的市長與副省長行政級別相同。在行政區劃上和地級市無差別,但在政治經濟地位上有差別,體現在領導職務高半格和經濟計劃權限大。
地級市是中國的第二級地方行政區,屬地級行政區,因其行政建制級別與地區相同,故稱“地級市”。
縣級市行政級別等同于市轄區、縣等縣級行政區。縣級市一般由地級行政區管轄或由地級市代管,但需要注意的是:個別縣級市獨立于地級行政區之外單獨建制,由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直接管理,該類縣級市與地級行政區基本享有相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這類縣級市為“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俗稱省直轄縣級市。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行政級別比大部分的縣級市要高,比地級市要低。
行政級別上講:副省級市〉地級市〉縣級市。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9. 中國各省份地圖高清
浙江位于中國東南方。
浙江省會杭州,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界于東經118°01'-123°10',北緯27°02'-31°11'之間,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
浙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復雜。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云江、鰲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島嶼構成。浙江省地處亞熱帶中部,屬季風性濕潤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