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是初中學習的一個分水嶺,很多學生的成績在初二都出現了波動和下滑,這與初二的知識的難度有關,也與初二學生的學習狀態有關。大部分學生初二結束時的成績就大體上決定了之后的中考成績因為初二集中了中考的大部分考點,基礎不牢,初三學習會更加吃力,學習行為習慣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改變,那么學習效率和成績也就相對穩定。
1、孩子上初二地生成績出來了,多少分算好呢?
說實話,你孩子的兩門成績都不是很好。地理和生物是各自按60%的折算計入中考總分,地理和生物會考的時候是100分值。優秀的學生會考到96分左右,折合成中考成績就是57左右,現在你的孩子成績地理是81分,生物是90分,特別是地理成績偏低。這兩門考試結束了,已經沒有補救的機會了,要想明年的中考考出好成績,只能學好其他的學科,多考分彌補地理的低分,
地理學科的學習,總起來說偏文,記憶的知識點很多,需要很好地準確的記憶能力。初一的內容非常重要也比較難,時區計算、經緯度知識、地球儀知識、等高線等基礎地理知識對于初一的學生有點難,有些學生可能從開始學地理就被難倒了,所以,從初一開始,不能放松地理課,把一些非常基礎的知識點弄懂學會掌握它。生物應該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課程,學習一些植物、動物、人體的結構構造知識,學習植物、動物和人類的繁衍生長過程,
2、初中各科的優秀分數應該是多少?如何提高?
在學校及上級教研部門的考核中,如分數以100分為滿分,則85分及以上為優秀,其他科滿分高于或低于100分的優秀分數,按此比例類推。這是對老師教學工作的考核標準,但是,在中考的升學考試中,從名校錄取的分數來看,在現實競爭中所認可的優秀分數,是遠遠高于這個分數的。以中考總分760分為例,頂尖的幾所高中,錄取分數在730分左右,這樣按比例計算,就需要滿分是100分時,各科得分在96分以上,
又因為文科“文無定數”,滿分實屬不易,必然會失分,所以,要達到這個總分,理科幾乎就得是零失誤,滿分或接近滿分。其他省級重點高中,錄取分數在710以上,同理,按此比例,就是滿分100分的科目,得分在93分以上,初中,因為所學的知識體系的內容不算太多太難,又因為家長對孩子的重視,學校對成績的追求,所以補課愈演愈烈。
3、對于初二學生來說,怎樣的成績才算合格?
初二是初中學習的一個分水嶺,很多學生的成績在初二都出現了波動和下滑,這與初二的知識的難度有關,也與初二學生的學習狀態有關,那么什么樣的成績才算是合格的成績呢?對學生來說,成績肯定是越高越好,排名肯定是越靠前越好。大部分學生初二結束時的成績就大體上決定了之后的中考成績因為初二集中了中考的大部分考點,基礎不牢,初三學習會更加吃力,學習行為習慣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改變,那么學習效率和成績也就相對穩定,
每次考完時后去分析學生試卷,發現考試成績最優異的和最差的學生基本上變化不大。尤其是現如今,隨著中考制度的改革,考高中的壓力是越來越大,有的地區普高的錄取率還不到50%,中考又是看成績擇優錄取的,只能去拼成績了,初二是初中學習非常重要的階段,充滿了變數,是兩極分化的關鍵期。單從成績來看,及格是底線,初二學生考試不及格的有很多,別以為考及格很簡單,其實不容易,
為什么考及格是底線呢?能考及格最起碼基礎不是太差,學習行為習慣還說的過去,在學習中還是存在問題,后期經過不斷調整和完善還是能有進步的可能性的,如果連及格都考不到,后期的學習必然會越來越吃力。這當然也得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來確定了,比如說基本一直不錯,那就肯定不能以及格為標準了,肯定還需要有更高的目標,除過成績還可以從班級和學校的排名來分析,通過排名基本上可以對學生目前學習的水做一個判斷,對之后的擇校也是有幫助的。
學習過程中最好的狀態就是穩中求進,一次能比一次要好,結合成績和名次來分析,要想每次都能進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付出多倍的努力,當然如果成績不理想或存在偏科現象,那就必須要重視起來了,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和行為習慣,爭取能不斷進步和突破。在學習中不怕不會,就怕不學,不怕學的慢,就拍前學后忘,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