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經濟數據秒殺溫州,溫州民富超蘇州。按生產總值來算,蘇州的數據足以秒殺溫州,蘇州的產業模式更多會被統計到GDP,而溫州則不會,溫州的富豪和高薪族數量不及蘇州,但“有錢人”占比更高,事實上是,蘇州的工薪族比溫州工薪族收入水平高,而且高不少,這是事實。
1、江蘇有多少溫州投資商,浙江有多少江蘇投資商?
這應該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也沒誰會花時間去統計這樣的數據吧。浙江和江蘇都是我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但浙江人善于經商是出了名的,據統計每9個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板,每26個浙江人中就有一家企業,浙商也是全國最大的商人團體之一,它們把生意做到了國內外,因此在江蘇來自浙江的投資商應該不少,不過卻很少聽說江蘇投資商,
溫州在浙江乃至全國的知名度都很高,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曾經的“溫州模式”與“蘇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并立,享譽一時,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溫州人做生意也是杠杠的,炒房團是出了名的,而且溫州人愛闖蕩,有報告顯示,每10個溫州人里就有3個在外地發展。省外的溫州人主要發布在江蘇、廣東、上海、福建、北京等經濟發達省市,其中溫州人外出打拼最多的地方就是江蘇,2018年的數據顯示是15.9萬,至于有多少是投資商就不得而知了,
2、溫州還是蘇州到底誰更富裕?
蘇州經濟數據秒殺溫州,溫州民富超蘇州。原因說來也簡單,蘇州大企業多、大中型工廠多,屬于整體化經濟;溫州小廠多、作坊式小微企業多、批發零售業極為發達,屬于模塊化經濟。蘇州的產業模式更多會被統計到GDP,而溫州則不會,打個比方,一個溫州小商品市場一年流水20億,一家蘇州電子品加工廠一年產值5億。那么這20億最多只有繳稅當中的一部分會被計入GDP,而蘇州這電子廠的5億當中大部分都會被計入GDP,
所以按生產總值來算,蘇州的數據足以秒殺溫州。再說說收入,收入通常是以企業在冊職工的報表薪資作為統計依據,而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作坊式企業、網上等等,這些群體絕大多數都屬于免稅群體,因此他們的收入無從統計,舉個例子。比如蘇州某街道轄區有兩家工廠,企業月度薪資支出總額5000萬,轄區共有1萬人,其中8000職工、1500退休或學生人口、500家個體戶,那么該轄區人均收入為5000元,
而溫州某街道有1家工廠,企業月度薪資支出總額3500萬,轄區共有1萬人,其中5000職工、1500退休或學生人口、3500家個體戶,那么該轄區人均收入為3000元。人均5000和人均3500看似差距很大,但是有誰能知道那500家個體戶和3500家個體戶的收入總和相差多少?這多出來的幾千家個體戶收入水平是無法用人均收入數據來衡量的,
而且溫州商人近十幾年來大規模遷入杭州,對于溫州的經濟數據也是有一定影響的。所以溫州的富豪和高薪族數量不及蘇州,但“有錢人”占比更高,雖然這個例子有些夸張,但這是基于實際情況之上的,事實上是,蘇州的工薪族比溫州工薪族收入水平高,而且高不少,這是事實,但溫州的個體老板數量也比蘇州高出的很多,這也是事實。因此蘇州是企業富有、職工薪資高,溫州是老板多、中產收入者比例大、貧富差距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