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國內地加大力度推廣養殖福壽螺時,臺灣卻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因為福壽螺生存和適應能力強,繁殖速度又快(一年繁殖兩次,一共可產下20-30個卵塊,一個卵塊中約有10-300個卵,也就是說一只福壽螺一年就能產下200-9000個后代)所以,在臺灣福壽螺很快就進入了稻田,作為一種雜食性的螺類,福壽螺是不挑食的,因此很快稻田里的水稻就遭了殃,此時福壽螺從“金寶螺”變成了“夭壽螺”,而福壽螺也在臺灣泛濫成災。
1、廣安哪里有好吃的?
廣安可是鄧爺爺的故鄉啊壹周君還記得這里有一款歷史悠久的特色小吃——鹽皮蛋。這種蛋的制作方法非常特殊,先要加香料像泡菜那樣泡一段時間,然后再煮熟,所以你吃到的鹽皮蛋,蛋白類似皮蛋,口感筋道;而蛋黃卻沙酥香糯,類似鹽蛋,挺神奇的不是嗎好吃的還不止鹽皮蛋,粉蒸魚、顧縣豆干、岳池米粉、鄧祖香臘鴨、中和豆花、武勝豬肝面、三巴湯......壹周君隨便掰著指頭一算,就有如此之多美味的小吃武勝豬肝面,廣安人從小吃到大的早餐必須,如今已經風靡整個四川啦!你問它為何如此優秀?因為豬肝新鮮啊,加上紅油辣子,脆嫩的藤藤菜,以及清爽的大頭菜,或許會讓你吃出重慶小面的感覺,畢竟,這里離重慶也就1小時路程啦還有武勝麻哥面,這個有點類似炸醬面,加了肉臊子,口感偏麻辣,還多了一些湯汁,近年來頗受當地人歡迎,
沿口古鎮的三巴湯,屬于回族的清真制品。所謂的“三巴”,就是牛嘴巴、牛尾巴和牛鞭,配上各種大補的中藥材,小火慢燉而成的,這個屬于中年男性食客的最愛啦還有岳池米粉,比武勝豬肝面還受歡迎,據說已經有300年歷史了,米線用的是手工自制細粉,再用去殼豌豆燉成的湯來燙,配上羊肉或是肥腸等內臟的臊子,澆上一勺油潑辣子,屬于廣安當地人童年的記憶!對了,還可以試試鄧家菜,其實就是以肉為主八大碗,包括了夾沙肉“扣肉,酥肉,回鍋肉這些,典型的川東特色。
2、福壽螺能吃嗎?和田螺有什么區別?
福壽螺(學名:Pomaceacanaliculata),也被稱作“巨型蘋果蝸牛”,是種大型的淡水螺,,原產于南美地區,包括阿根廷,玻利維亞,巴拉圭,烏拉圭和巴西等地。這個物種被認為是“世界最惡劣的入侵外來物種”的前100名,福壽螺通常為棕色、黑色并兼有淡黃褐色條帶花紋,顏色圖案多樣。福壽螺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從阿根廷本土地區引進臺灣,1981年,福壽螺被故意引入中國廣東省中山作為水產養殖品種,并成功育種,
但由于缺乏天敵,并且會生存環境條件的要求極地,其密度和分布均大大增加,在80年代期間,福壽螺的水產養殖迅速擴大到17個省的許多地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四川,上海,湖北,貴州,浙江,江蘇,安徽,北京,甚至甘肅,遼寧。現已成為中國許多地區當地農業和其他本土物種的有害物種,20世紀90年代,由于福壽螺引起了許多人的厭惡,水產養殖發展的動力逐漸消失。
然而,該物種在許多從未人工培育和培育的地區建立了許多自然種群,其分布的擴大得益于其對環境條件極低要求和廣泛的食物偏好,不幸的是,福壽螺的危害已經涉及到了人類,研究發現,福壽螺體內宿生著廣州管圓線蟲,大鼠肺蠕蟲等寄生蟲,若人食用不當(生或半生食用),均可感染人類,引起圓線蟲病表現為嗜酸性腦膜炎。2003年,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SEPA)將列入16個入侵害蟲黑名單,
廣州管圓線蟲多存在于陸地螺、淡水蝦、蟾蜍、蛙、蛇等動物體內,一只螺中可能潛伏1600多條幼蟲,如果人不經煮熟就吃,很容易招惹上廣州管圓線蟲感染寄生蟲病。以前這種病主要分布在南方,但“南病北移”現象很明顯,廣州管圓線蟲幼蟲可進入人腦等器官,使人發生急劇的頭痛,甚至不能受到任何震動,走路、坐下、翻身時頭痛都會加劇,伴有惡心嘔吐、頸項強直、活動受限、抽搐等癥狀,重者可導致癱瘓、死亡。
1997年-2006年間因食用福壽螺感染疾病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為了避免感染寄生蟲,建議不要食用。福壽螺和田螺的區別:1、福壽螺的外殼顏色呈黃色,田螺的外殼顏色則為青褐色,2、福壽螺椎尾則平而短促,田螺的椎尾長而尖,3、福壽螺螺蓋則偏扁,田螺的螺蓋形狀比較圓,4、福壽螺的肉顏色較淺,多為黃白色,而田螺的肉多為青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