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荊州是劉備的福地,是因為荊州讓在北方征戰失敗的劉備,有了一塊立足之地。在跟孫權借了南郡以后,劉備就完成了占據荊州的初步設想,于是,在赤壁之戰后,劉備就以搶占荊州的地盤為主,發動了對荊州在江南四郡的進攻,這樣一來,荊州就成了劉備必爭之地,荊州就是劉備的福地,正是荊州讓劉備獲得了事業的成功。
1、在正史中,劉備能守得住荊州嗎?
能,前提是劉備得有荊州。荊州在劉表主政期間有七個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長沙郡,208年7月,曹操南下荊州,很是懷疑曹操在劉表身邊安插了間諜,208年年初曹操才征烏桓回來,中間不過休整了5個月就南下,8月劉表就病死,劉表的兒子劉琮舉城投降曹操,而劉備居然不知情,得知曹操要來了,馬上向南跑,路過襄陽時,諸葛亮勸劉備乘機奪取荊州,劉備不聽。
這個時候的劉備,在荊州連一座城池都沒有,如何守得住?赤壁之戰,曹操大敗,逃回北方,接下來周瑜領導的孫劉聯軍合攻南郡,擊敗曹仁,曹仁退守襄陽,而劉備乘機南下以劉表長子劉琦的名義奪取荊南四郡(武陵、零陵、長沙、桂陽),至此劉備占有荊南四郡。這個時候的劉備,已經有四郡之地,勢力可比赤壁之戰前大了數倍,兵力有4~5萬人,猛將有關羽、張飛、趙云,謀臣有諸葛亮、龐統,且剛剛與東吳聯手擊敗曹操,勢力如日中天,當然能守住荊州,
周瑜去世后,劉備向孫權借了南郡,再加上之前的四郡,共有荊州五郡之地。公元211年,劉備入蜀,這個時候曹操忙著對關中用兵,沒空攻打荊州,而荊州此時由關羽、張飛、趙云、劉封、諸葛亮鎮守,文武俱備,曹操要打也不容易,何況曹丞相還很忙。公元215年,劉備已奪取益州,孫權討要荊州南郡,劉備不給,雙方劍拔弩張、興兵對峙,劉備專門帶著5萬人馬趕回荊州與孫權對峙,因曹操攻取漢中,劉備害怕曹操南下奪益州,馬上與孫權議和并歸還長沙、桂陽兩郡,
2、劉備在丟失荊州后,為什么還有實力稱帝呢?
劉備丟失荊州后,他稱帝不在乎地域多廣、人口多少、物資充足、綜合實力劉備稱帝主要延續漢統,樹立一面旗幟,在當時來說凝聚向心力。再次,將相跟隨你劉備幾十載,終究要有個職位的歸宿,否則,寒了將士們的心因為當時,魏已經代漢,漢已亡,劉備讓世人依然知道有漢。立蜀國稱帝是政治需要,時代需要,人心需要,
3、如果劉備在劉表病危時取荊州,三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官渡之戰期間,劉備就敏銳地察覺到袁紹會失敗,在公元201年南下荊州,投靠了劉表,從此之后,劉備與荊州結下不解之緣分,就連劉備一生中最后發動的夷陵之戰,也是為了奪回荊州而發動的戰爭,卻送掉了自己的性命。劉備投靠劉表后,被劉表安排駐扎在荊州最北面的新野縣,這個時候的劉備就相當于劉表的雇傭軍一樣,靠出賣武力獲得劉表的支持,到曹操南下攻打荊州的公元208年,劉備在荊州待了有7年了,這7年中,劉備除了得到個親生兒子劉禪和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之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在當地收買人心,并因此還讓劉表防范猜忌,
劉備同時,劉備在荊州失去一個絕佳奪取荊州的機會,這可是劉備一生中最好的一次奪取荊州的機會,甚至比赤壁之戰后奪取荊州四郡的機會還要好,赤壁之戰后只得到四郡,如果這個機會把握住,將奪得荊州所有的七郡而不是四郡,如果成功的話,劉備很有可能統一天下。這個機會就是:劉表生病之際,劉備應該趁機介入荊州內部的權力之爭,以武力扶持劉表的長子劉琦為荊州牧,反對劉琮即位,
劉表劉備如果成功扶持劉琦,那他就有擁立之功,也是劉琦在荊州士族豪強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勢力,劉備就能實際掌握荊州的權力,就算曹操來了,劉備也能依靠漢水對抗曹操,因為曹軍不善水軍,荊州軍水軍很強大,利用水軍阻止曹操軍渡過漢水,再壞的打算就是放棄樊城,據守襄陽,與曹操劃漢水而治,等到劉琦去世,劉備就能趁機自立,就能全據荊州,孫權還沒有插足荊州的理由,也就沒有后來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