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己及人,你的工資比企業里面技術人員的工資應該要低,這是不是事實。記得看過一個介紹,某酒廠的門衛工資,年薪近十幾W,華為的工資在行內比較高,華為的東西在國外就比國內買的貴,而聯想的東西賣的就比國內要便宜,大家有沒有去考慮這個問題,不是聯想想賣的低而是它的技術沒啥優勢,只能價格低。
1、車工一個月多少工資才算正常?
車工一個月多少工資才算正常呢?看到這個問題,感覺還真不好回答!咱們先不來回答這個答案,先談一個詞“欲望”——什么叫欲望?其定義:由人的本性產生想達到某種目的,簡單說就是滿足與不滿足。大家都是成年人試問自己一下:你覺得你的付出和收獲成正比嗎?你對你的工資滿意嗎?你要是覺得自己干的多掙的少,咱們再繼續往下談!否則,就沒有討論的意義了!有句話咋說的:別人能干的,你也能干,肯定掙不多;你要是想掙的多,那就干別人干不了的,
大家認可這句話吧!簡單說就是供需關系!物以稀為貴嗎!車工也好,銑工也好,數控操作工也罷,都屬于制造業,而衡量一個國家強弱的標志有兩個方面:一是制造業,二是文化業!大家都說咱們是制造業大國,而不是制造業強國,為什么這么說?我個人的觀點就是國與國之間就是人與人之間一樣,簡單說就是沒有人家掙的錢多!說到這里咱們來看下微笑曲線:以美國為例,他們行業有句話叫做:利潤高于50%才做!從圖中可知利潤最高的是研發設計和品牌運作以及售后服務,咱們做的車工屬于利潤最薄的制造或代工,比如鞋子衣服掛個名牌價格就翻翻,蘋果手機價格就是高,不就是這個道理嗎?推己及人,你的工資比企業里面技術人員的工資應該要低,這是不是事實?或者說,企業的利潤低,你的利潤能高嗎?誰不想多掙錢,誰不想利潤最大化?所以大家才加班加點的干,付出的那么多,但是掙的比較低,通俗的說就是:離事近的地方離錢就遠!這能怎么辦?如果企業的效益好,我想你對你的付出和收益就能滿足些。
記得看過一個介紹,某酒廠的門衛工資,年薪近十幾W,華為的工資在行內比較高,華為的東西在國外就比國內買的貴,而聯想的東西賣的就比國內要便宜,大家有沒有去考慮這個問題,不是聯想想賣的低而是它的技術沒啥優勢,只能價格低!那么兩家員工的平均工資呢?是不是,肯定羨慕華為吧!最后,咱們再來談論這個問題,車工一個月多少工資才算正常?從以上的敘述中我給出的答案就是兩個條:1.個人的能力,2.企業的效益,
2、現在車工技工在全國各地的待遇怎么樣?
謝謝邀請:車工技術現在普遍為數控加工,三線城市的收入在3000~8000,普遍在4000左右,6000以上就要一天工作12小時一個月出勤28天以上,基本都按計件工資,多勞多得領的工資高了老板就降工時。還有的一天130~230,普遍在一天150,技能高的可以按月不計件,負責調試新產品處理異常成品之類的工資在5000(扣完養老保險),二線城市一線城市應該在6000左右,都是計件要看個人技能和單價價格,希望幫助你。
3、現在社會中的銑工和車工,哪個職業更有發展前途?
這兩種職業都沒有發展前途!我做了十五年的車工,銑床,磨床,鉗工也會,但是工資始終沒有過萬,這就是現實和無奈!我建議大家慎重考慮一下,要不要入這行。畢竟我們都在想轉行了傳統機械加工行業普遍如此,不論你技術多好,始終會碰到“天花板”,也就是工資到頂了,當然一些大型的車床和銑床除外,比如630車床工資有一萬多,那車床操作起來是有要求的,像個子小點兒的是做不來的,畢竟車床太大太高,操作就有點兒難度的,危險系數也很高。
2004年我在溫州一家,外加工當學徒時,聽老板說,有一個加工坊,生意很好,老板就另招了兩個車工上夜班(兩班倒),兩個人上夜班還是可以的。后來有一個有事請假回家了,另一個人一人上夜班,晚上人很容易疲憊,他在做到凌晨三點左右,在上下工件時,用航車吊上去夾起來校正,在校正的過程中,他的身體無意中,碰到了啟動操作桿,由于當時是冬天穿的是毛衣,于是他整個人被卷了進去旋轉,而他的手卻始終夠不到急停開關,以至于他被掛在上面,不停地低速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