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伊凡四世的時候,大公的頭銜還不夠強大,于是在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被加冕為沙皇,Russian沙皇(царь的“沙”字)來源于拉丁語“凱撒”(цезарь)的音譯,ц中文半音譯半譯為“沙皇”,俄羅斯皇帝之所以自稱“沙皇”,是因為沙皇是拜占庭皇帝的俄語尊稱。
俄羅斯歷任皇帝是:彼得一世(大帝)1721-1725年。1725 ~ 1727年凱瑟琳一世(女)。彼得二世從1727年到1730年。安娜一世(女)730年至1740年。740年至1741年,伊凡六世(年輕皇帝)。伊麗莎白一世(女)1741年至1762年。從1762年到1764年彼得三世。從1762年到1796年,凱瑟琳二世。保羅一世從1796年到1801年。亞歷山大一世(神圣國王)從1801年到1825年。尼古拉一世從1825年到1855年。亞歷山大二世(解放者)從1855年到1881年。亞歷山大三世(和平締造者)從1881年到1894年。1994年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烈士)
14世紀的俄羅斯被稱為“俄羅斯帝國”或“沙皇俄羅斯”,所以簡稱俄羅斯。Russian沙皇(царь的“沙”字)來源于拉丁語“凱撒”(цезарь)的音譯,ц中文半音譯半譯為“沙皇”。俄羅斯皇帝之所以自稱“沙皇”,是因為沙皇是拜占庭皇帝的俄語尊稱。俄羅斯人認為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繼承人。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后,拜占庭帝國和皇帝的權力落入莫斯科大公手中。到了伊凡四世的時候,大公的頭銜還不夠強大,于是在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被加冕為沙皇。俄羅斯的國家是封建君主政體,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權的君主政體。
尼古拉二世阿列克桑德羅維奇(николалександров)俄羅斯最后一個綽號沙皇(1894年至1917年統治時期)尼古拉二世(1868-1918年),與他的雙手沾滿了國內外人民的鮮血聯系在一起。他心胸狹窄,頑固不化,極其殘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