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趙光義急忙召集所有的王子來,說趙匡胤已經(jīng)去世了,人們認為趙匡胤是被企圖篡奪王位的趙光義謀殺的,關(guān)于趙匡胤之死,流傳的說法是《湖南山野志》中有“蠟燭斧聲”的記載,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飲酒留宮;第二天早上,趙匡胤猝死,享年50歲。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飲酒留宮;第二天早上,趙匡胤猝死,享年50歲。謚號吳穎文生神德皇帝,廟號太祖。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日葬于永昌陵(今河南鄭州鞏義)。大中祥符元年(1008),被尊為福星,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關(guān)于趙匡胤之死,流傳的說法是《湖南山野志》中有“蠟燭斧聲”的記載。人們認為趙匡胤是被企圖篡奪王位的趙光義謀殺的。為了證明自己登基的合理性,趙光義提出了史無前例的“金匱之盟”說,說趙匡胤在生前答應(yīng)了母親杜太后,將來把皇位傳給光義。
斧聲燭影斧聲燭影指的是發(fā)生在宋太祖-0去世和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之間的一個謎。根據(jù)傳統(tǒng)習(xí)俗,王位沒有傳給他的兒子,而是傳給了他的弟弟趙光義,據(jù)記載,976年10月20日,趙匡胤把弟弟趙光義叫到宮里喝酒。當(dāng)時趙匡胤身體很好,喝了酒有點惡心,就躺下休息了,趙光義讓所有人離開,去照顧他的兄弟。外人只遠遠的看到趙匡胤對趙光義說了什么,然后燭影晃動,好像趙光義已經(jīng)離開桌子,撤退了,然后他們聽到了鐵斧戳地的聲音,聽到趙匡胤大聲說:“好好干。”天亮了,趙光義急忙召集所有的王子來,說趙匡胤已經(jīng)去世了,天亮后,趙光義在靈柩前即位,重返太平興國。由于此事件沒有第三人在場,所以一直有趙光義哥哥登基的傳說,但無法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