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河南和安徽的乞丐都不多。主要原因湖南湖北雖然是鄰省,但是對長三角、乃至珠三角的資金爭奪確是生死對頭,而且湖南明顯占下風,美的、格力、加多寶等企業(yè)紛紛落戶湖北,另外湖南經濟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大部分指標落后湖北,在湖北眼中已沒有太多參考價值,而安徽經濟穩(wěn)扎穩(wěn)打,雖然經濟總量沒有湖北多,但特色產業(yè)明顯,具有一定的話語權,且實際上安徽的經濟總量和活力已在湖南之上,安徽基本沒有將湖北視作對手,且安徽和湖北在招商上沒有沖突,比如美的、格力、海爾同時落戶安徽湖北,而湖南卻屢屢出現GDP“力壓”湖北的現象,讓湖北心有怨言不敢言語。
1、中國古代南方與北方的戰(zhàn)爭怎么總盯著徐州,而不走河南安徽一線?
徐州從歷史上就是進行決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斓滦熘菝裰V曰:九里山下古戰(zhàn)場,牧童拾得舊刀槍以上都是蒼白的語言,力量不夠直白,不夠大!說戰(zhàn)爭應該怎樣進行,用地圖來說話最有說服力了,請看地圖:黑線是南京到北京走徐州的最短路線。紅線是南京到北京走河南安徽的最短路線,綠色線是京杭大運河的大概路線。那么請問了,題主你是指揮官,你走那一條進軍路線?好,再專上一張京杭大運河的地圖:打仗歸根結底打的是什么?自古至今,打仗打的從來也是后勤,將來也是打后勤!高科技戰(zhàn)爭也打后勤!在古代,沒有鐵路,沒有公路,百萬之軍的衣食住行,武器糧秣,戰(zhàn)利品賞賜物用什么“運輸方式”運的最快,最多?當然是水運了,
所以說,中國古代南方到北方的戰(zhàn)爭不是僅僅盯著徐州走,也是跟著后勤走,也是盯著運河走!還有,徐州南邊是淮河,淮河也很重要?;春訌臇|西方向橫貫中國,南北中國的分界線,沿淮河可以運來從陜西,四川,河南,安徽等地征集來的戰(zhàn)爭物資與戰(zhàn)斗人員,徐州從水運來說,也是一個十字河口!還是看地圖吧!人類的活動是要受制于地理的。
2、為什么有人說“安徽、湖北一家人”?
為什么說安徽和湖北是一家呢?主要原因湖南湖北雖然是鄰省,但是對長三角、乃至珠三角的資金爭奪確是生死對頭,而且湖南明顯占下風,美的、格力、加多寶等企業(yè)紛紛落戶湖北,另外湖南經濟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大部分指標落后湖北,在湖北眼中已沒有太多參考價值,而安徽經濟穩(wěn)扎穩(wěn)打,雖然經濟總量沒有湖北多,但特色產業(yè)明顯,具有一定的話語權,且實際上安徽的經濟總量和活力已在湖南之上,安徽基本沒有將湖北視作對手,且安徽和湖北在招商上沒有沖突,比如美的、格力、海爾同時落戶安徽湖北,而湖南卻屢屢出現GDP“力壓”湖北的現象,讓湖北心有怨言不敢言語,
隨著高鐵技術的迅速發(fā)展,高速鐵路已經成為我國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架組織,而高鐵建設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安徽和湖北將有四條高鐵,原本計劃18年開工建設,但是因為線路調整、出資比例協(xié)調以及環(huán)評等因素,有可能會推遲到19年才能開工,如果建成這樣高速通道,將大大提高湖北和安徽的經濟發(fā)展,可以說是共享共贏時代。
3、為什么歷史上河南安徽乞丐這么多?
其實歷史上河南和安徽的乞丐都不多,但是,他們行乞的范圍比較廣,給人一種錯覺。河南、安徽之所以有乞丐,是因為這片地區(qū)氣候復雜,水文環(huán)境特殊,歷史上水患不絕,河南緊貼三門峽,每次水患一起,水往低處流,東、南盡皆受災。安徽在河南下游,也跟著受災嚴重,但有一點必須要說。其實河南、安徽兩省受災,就頗有“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人”的意味,
歷史上幾千年來,河南和安徽基本都不搞極端性泄洪,沒有開水道排流而下的舉動。也就是說,河南和安徽不自私,沒有為了自保而把水災轉嫁給其他地區(qū),豁出自己來承受了大部分災情,如果不是河南和安徽在前邊撐著,他們放棄了,任憑洪害橫流,湖北江浙都將遭受巨大的損失,“天下糧倉”都保不住了。這一點是必須要說的,這也側面反映了,豫、皖之人的實誠勁。
你看當年馮玉祥招募人馬,只招收陜、豫、皖、魯四個省的子弟,其他的區(qū)的人來投軍馮玉祥還不肯收留呢,看中的就是中原人這份實誠勁,也正因為豫、皖之人的實誠勁是眾所周知的,他們的行乞范圍才能比較廣。其他地區(qū)也會鬧災,也會有乞丐,但行乞范圍都不大,之所以會有這個情況,因為其他地區(qū)的人走遠了就乞討不到東西了,施舍者也怕受騙,怕自己的一份善心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