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生(1897—1933),河北黃驊人。徐信(1921—2005),河北靈壽縣人,徐冰(1903—1972),河北邢臺人,孫毅(1904—2003),河北廊坊人,開國中將,楊秀峰(1897—1983),河北遷安縣人,”這也是保定人不拘小節的表現吧。
1、河北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河北歷史名人,書寫幾位如下:孫毅(1904—2003),河北廊坊人,開國中將。畢業于河南陸軍軍官學校,中共七大代表。建國后,歷任解放軍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長,華北軍區副參謀長,中央軍委出版部部長,總參謀部顧問,楊秀峰(1897—1983),河北遷安縣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我國公安政法戰線杰出的領導人之一,
建國后,歷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教育部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第八屆中央委員,趙博生(1897—1933),河北黃驊人。1917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至1931年,在馮玉祥部和國民革命軍26軍任職。1931年12月,領導寧都起義后,參加了工農紅軍,任紅五軍團參謀長兼14軍軍長,1933年1月犧牲,
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徐信(1921—2005),河北靈壽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建國后,歷任北京軍區參謀長,總參謀部部長助理等職。全國人大代表,中共中央候補委員,1955年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1988年晉升為上將軍銜。徐冰(1903—1972),河北邢臺人,
2、你接觸過河北保定人嗎?在你印象里是怎樣的?為什么?
塔拉比怎么說尼,真正的老保定人越來越少,人口流動吧,大量外地人涌進來,保定人有虛有實,有好有壞,老保定人普遍戀家,不愿意往外走,以前民風彪悍,現在好多了,主要是輸贏不是掏錢就是進局子,當然生瓜蛋子愣頭青也不少,一天天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保定人好吃會吃好面子,熱情好客丟啥不能丟份,出門抱團,對外格外的團結,
3、保定有哪些風俗民情?
謝謝邀請!保定的民俗風情沒有多少特別的,和華北地區的其他城市大同小異吧。有的只是在一些小的方面有差別,比如喝酒,保定人講究站著喝的不算。在飯桌上,你如果敬酒,端杯站起來,被敬酒的一般都請你坐下,旁邊起哄的人也會說:“站著喝了不算!”這也是保定人不拘小節的表現吧,還有,婚禮上一定要給公公婆婆打花臉。以前用鍋底灰,后來有用鞋油的、有用墨汁的,現在都是用記號筆,因為收禮記賬都用這個,不用毛筆了,
公公婆婆往往被畫的滿臉花,有的還寫上“吃好喝好”的字,逗到親朋好友哈哈大笑。完了再去洗,取“喜”的諧音,意思是孩子結婚是大喜事,洗洗好,有的農村辦婚禮的,也比以前講究多了,差不多要辦三天,第一天晚上要請本家的親戚來吃餃子,第二天主要請本村的鄰里鄉親,第三天才是正日子,請的都是娘家親和本家的至親,有的地方家里吃餃子,就是純粹的吃餃子,過年都是這樣;可到了阜平縣,吃餃子一定要就菜,至少也弄個涼菜,單吃餃子認為沒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