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內主要是洛陽石窟,洛陽牡丹,洛陽的關公祠,等等古跡,但是經濟不太發達,使得旅游業也不太興旺。洛陽有兩個概念,一個是洛陽城市的城區內,一個是洛陽城市周邊的地區,唐高宗遷都洛陽、武后稱制、武周都洛,洛陽人口第二次突破一百萬,很可惜,洛陽一直在國營企業改革和城市轉型上不順利,導致與省會鄭州的差距越來越大,作為一個對洛陽有好感的外地人,個人覺得洛陽沉寂多年,也該發力了。
1、歷史上洛陽最繁華時有多少人口,經濟總量占全國多少?
洛陽歷史上三次人口過百萬隋煬帝命宇文愷大修洛陽城,大業五年至隋亡,洛陽人口第一次突破一百萬。唐高宗遷都洛陽、武后稱制、武周都洛,洛陽人口第二次突破一百萬,唐玄宗實行兩都制,開元共二十九年,在洛陽住十一年,其余住在長安和出巡并州等地。開元后期,長安人口首次達到一百萬,安史之亂后,長安、洛陽同時衰落,人口同時下降。
2、洛陽2017年GDP增速全國第一,為什么這兩年洛陽發展這么快?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洛陽2017年的GDP增速確實不錯,已經超過了河南省平均水平(但增速絕對不是全國第一,這點可以肯定),那么為什么洛陽這兩年發展這么快?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洛陽已經沉寂多年,也應該發力了洛陽是一個傳統的重工業城市,但是也是一座以旅游產業發展不錯的現代化城市,按道理來說,洛陽的工業優勢和旅游資源應該為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才對。
但是很可惜,洛陽一直在國營企業改革和城市轉型上不順利,導致與省會鄭州的差距越來越大,作為一個對洛陽有好感的外地人,個人覺得洛陽沉寂多年,也該發力了,2017年洛陽GDP增速8.7%(河南省平均水平為7.8%),達到全年全市生產總值4343.1億元的幾點原因,個人愚見:第一、非公有制工業企業發力,居功至偉。
2017年非公有制工業增加值增長9.9%,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4.9%,而國有企業的增加值下降32.3%,可以說經過多年的產業調整,非公有制經濟(民營和外資企業)對于洛陽工業的貢獻值已經占據了絕對了。第二、基礎設施投資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很明顯,2017年洛陽基礎設施投資1035.0億元,增長19.2%,對于洛陽熟悉的朋友應該知道,高架、地鐵等項目也是2017年進入快速建設階段。
未來一段時間基礎建設投資個人覺得還會是洛陽的重中之重,但是對于GDP的貢獻值個人覺得維持在20%左右就算高了,第三、在建工業項目創下新高(招商引資效果顯著,主要原因)。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洛陽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在建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3747個,完成投資4191.1億元;包括了洛陽石化1800萬噸煉油擴能項目啟動實施,中信重工雙創基地,銀隆新能源產城融合產業園、軍民融合產業園等項目,
隨便一個項目都足以拉動洛陽GDP高速增長,甚至2017年的項目對于后來幾年的經濟增長影響都巨大,據目前消息來看2018年洛陽GDP增速也維持了8%以上的高速增長。那么洛陽要持續維持這么高的GDP增速,必須做的更好,幾點愚見第一、打造優良營商環境,繼續加大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工業行業包括其他各行各業都是如此,
可以看到洛陽對于工業企業的扶持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對于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扶持還要加大才行,一個城市要想實現經濟持續發展,優良的營商環境是前提。根據《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顯示,河南省只有鄭州一座城市排名第17名,洛陽未擠入名單,第二、基礎設施建設不能停,招商引才不能斷。城市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優秀的人才和企業入駐,所以未來在招商引資上和人才落戶上要給與足夠支持才行,
目前洛陽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區常住人口數量不足,僅僅200多萬的市區常住人口對于一個副中心城市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省會鄭州早已經開始對于學歷人才進行生活補貼,洛陽該如何做?相信不用多說了,第三、旅游等資源的開發利用要加大,洛陽是河南省內為數不多的旅游資源豐富的城市,45處A級以上旅游景區和西部豐富的山區旅游資源,可以說僅僅旅游這一項發展好了就足以給洛陽帶來至少2000億以上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