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怎么過端午節,看看宋代的文獻實錄端午節物。馬上就是農歷的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端午佳節了,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起源于我們中國,端午節在我們中國節文化當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的節日一般是三天時間,最重要的一天就是端午節當天,端午節也叫端陽節、龍舟節等,在這天人們會賽龍舟、吃粽子、戴香包等。
1、宋朝人怎么過端午節?
宋朝人怎么過端午節,看看宋代的文獻實錄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團。紫蘇、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于門首,與粽子、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于門上,士庶遞相宴賞。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端午》尋常無花供養,卻不相笑;惟重午不可無花供養,
端午日仍前供養。角黍,天下惟有是都城將粽揍成樓閣、亭子、車兒諸般巧樣,開鋪貨賣,多作勸酒,各為巧粽。茉莉盛開城內外,撲戴朵花者,不下數百人,每妓須戴三兩朵,只戴得一日,朝夕如是。天寒,即上宅院亦買戴,盆種者,官員饋送諸府第。嬌馬遇重午,都戴合色頭須,荷花開,納涼人多在湖船內,泊于柳陰下飲酒,或在荷花茂盛處園館之側。
朝鄉會亦在湖中,或借園內,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端午節》仲夏一日,禁中賜宰執以下公服羅衫。五日重午節,又曰“浴蘭令節”,內司意思局以紅紗彩金盝子,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師馭虎像于中,四圍以五色染菖蒲懸圍于左右,又雕刻生百蟲鋪于上,卻以葵、榴、艾葉、花朵簇擁。內更以百索彩線、細巧鏤金花朵,及銀樣鼓兒、糖蜜韻果、巧粽、五色珠兒結成經筒符袋,御書葵榴畫扇,艾虎,紗匹段,分賜諸閣分、宰執、親王,
兼之諸宮觀亦以經筒、符袋、靈符、卷軸、巧粽、夏桔等送饋貴宦之家。如市井看經道流,亦以分遺施主家,所謂經筒、符袋者,蓋因《抱撲子》問辟五兵之道,以五月午日佩赤靈符掛心前,今以釵符佩帶,即此意也。杭都風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買桃、柳、葵、榴、蒲葉、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水團、時果、五色瘟紙,當門供養,
自隔宿及五更,沿門唱賣聲,滿街不絕。以艾與百草縛成天師,懸于門額上,或懸虎頭白澤,或士宦等家以生朱于午時書“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句。此日采百草或修制藥品,以為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靈驗,杭城人不論大小之家,焚燒午香一月,不知出何文典。其日正是葵榴斗艷,梔艾爭香,角黍色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為然,雖貧乏之人,亦且對時行樂也,
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三《五月》先期學士院供帖子,如春日禁中排當,例用朔日,謂之“端一”?;騻髋f京亦然,插食盤架,設天師艾虎,意思山子數十座,五色蒲絲百草霜,以大合三層,飾以珠翠葵榴艾花。蜈蚣、蛇、蝎、蜥蜴等,謂之“毒蟲”,及發糖霜韻果,糖蜜巧粽,極其精巧。又以大金瓶數十,遍插葵榴梔子花、環繞殿閣,及分賜后妃諸閤大珰近侍翠葉、五色葵榴、金絲翠扇、真珠百索、釵符、經筒、香囊、軟香龍涎佩帶,及紫練、白葛、紅蕉之類。
大臣貴邸,均被細葛、香羅,蒲絲、艾朵、彩團、巧粽之賜,而外邸節物,大率效尤焉。巧粽之品不一,至結為樓臺舫輅,又以青羅作赤口白舌帖子,與艾人并懸門楣,以為禳。道宮法院,多送佩帶符篆,而市人門首,各設大盆,雜植艾蒲葵花,上掛五色紙錢,排饤果粽。雖貧者亦然,湖中是日游舫亦盛,蓋迤邐炎暑,宴游漸稀故也。俗以是日為馬本命,凡御廄邸第上乘,悉用五彩為鬃尾之飾,奇韉寶轡,充滿道途,亦可觀玩也,
2、韓國現在怎么過端午節?
馬上就是農歷的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端午佳節了,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起源于我們中國,端午節在我們中國節文化當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端午節也叫端陽節、龍舟節等,在這天人們會賽龍舟、吃粽子、戴香包等,而韓國的端午其實是和我們的端午節稍微差別的,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成功申請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讓很多國人不解,為什么我們的節日會被別讓占用,事實上韓國端午祭和我們的端午節是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