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大年初一是怎么給父母拜年這事,應該說小孩的時候說是給父母拜年倒不如說是父母給你拜年,因為那時候還不會賺錢都是父母給小孩包紅包的,根本談不上是給父母拜年了。大年初一早晨,你會起來給父母拜年,祝他們新年快樂嗎,初一崽,就是指兒子給父母拜年之意。
1、大年初一大家都怎樣給父母拜年?
說起這大年初一是怎么給父母拜年這事,應該說小孩的時候說是給父母拜年倒不如說是父母給你拜年,因為那時候還不會賺錢都是父母給小孩包紅包的,根本談不上是給父母拜年了。長大了會工作賺錢了如果出門在外,碰巧過年不在母身邊的時候,就提前寄些錢回家然后過年打個電話問候拜年,在父母身邊當然不用說都知道包紅包給父母拜年,其實這也是我們中國人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
2、大年初一早上起來,你會先給父母拜年,祝福父母新年快樂嗎?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大家都在匆匆的往家趕,準備回家過年,老人們在準備搬著年貨,年輕人在為父母親朋準備禮物是一片祥和。那么大年初一早晨,你會起來給父母拜年,祝他們新年快樂嗎?我會的,年年如此,這是年俗之一,也是我們表達孝敬的一種方式和對父母的一種祝福,我們的國家復原遼闊,個各地方拜年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大部分地區都是說祝父母身體健,中原地區拜年要給父母磕頭,山東西北地區拜年要五跪,就是要跪五次,第一次是跪族先,第二次是跪高堂,第三次是跪鄉親,第四次是跪送家堂,第五次是跪親友。
3、大年初一,全國各地怎么拜年呢?
在故鄉湖南株洲,大年初一是與兒子一家過,俗話說:初一崽,就是指兒子給父母拜年之意,照例是擺上十大碗:梅菜扣肉,剁辣椒魚頭,紅椒溜豬肝,酸辣椒炒雞,蒸臘魚,臘肉蒸干豆角,蔬肉,豬肚燉墨魚,蔬菜,粉絲炒肉。飯畢,父母給晚輩分發紅包,在廣東江門,初一是與家人外出茶樓飲茶的日子,初一是不能動刀的,有不吉利之意。
4、小時候大年初一早上要給父母長輩磕頭拜年,這個傳統到底該不該繼承?
傳統文化需要繼承,但也需要與時俱進,跪拜禮和磕頭禮都是傳統禮儀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鄉味濃厚點地方還存在著。尤其是在重大場合,這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禮儀內容和環節,比如結婚,老人過壽,親人葬禮等儀式上都會行大禮。但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可以采用鞠躬、敬茶、敬酒、獻紅包的方式來取代比較合適,因為對老人的尊敬是一種孝心的表現。
5、大年初一給長輩去拜年,你們哪里還有跪拜磕頭之禮嗎?
早上好!謝邀,是的,大年初一晚輩給長輩拜年的習俗是打小時候就印象深刻的。小時候住在鄉下,三十晚上,是放過了鞭炮,接過了財神,拜過了家譜后,就該給長輩拜年了,是先從爸爸叔叔按著長幼順序依次開始給爺爺奶奶磕頭,跪在干凈的麻袋上每人都磕三個頭的。然后是媽媽嬸嬸們,也是按長幼順序,媽媽嬸嬸磕完頭就輪到姑姑了,
再之后就是我們小孩子了。小孩子磕頭大人老是笑,說這個孩子磕的響,那個孩子的頭沒挨地,頭沒著地的得重磕什么的,而我們小孩子老是推推搡搡躲躲藏藏的不好意思磕頭:)爺爺奶奶都是盤腿兒坐在南炕,腰板挺直著,笑臉盈盈著。我們晚輩兒們都是坐在南炕,北炕的炕沿兒上,以很虔成的心情看著爺爺奶奶,那時候拜年是沒有紅包的,但感覺好高興,因為磕了頭小孩子就有糖可分的。
6、在農村過大年,大年初一一般都是幾點起來給同宗長輩磕頭拜年的?
在農村過大年,大年初一一般都是幾點起來給同宗長輩磕頭拜年的?現在,隨著環境和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年味變淡了,年味變淡的原因不僅是因為物質生活豐富了,同時也有很多年前傳承下來的習俗都逐漸淡化了,所以更顯得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說道磕頭拜年,這個應該也不是全國通用的風俗,應該是在規矩比較大,說法比較多的山東地區流行,在我們東北這邊幾乎是沒有磕頭拜年的習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