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均平均工資低,主要是在武漢國企多,國企的基本工資不高,但是福利、績效、獎金高,武漢的中小企業多,武漢高校人數多,國企接納大學生就業崗位無法滿足,武漢中小企業又不愁招不到人,所以武漢中小企業又把工資壓到最低。這主要是武漢國企多,民企少,國企開出的工資本來就很低。
1、為什么武漢工資這么低?
武漢人均平均工資低,主要是在武漢國企多,國企的基本工資不高,但是福利、績效、獎金高,武漢的中小企業多,武漢高校人數多,國企接納大學生就業崗位無法滿足,武漢中小企業又不愁招不到人,所以武漢中小企業又把工資壓到最低。除了一些有規模的高新技術企業,武漢有一些中小企業是不遵守勞動法的,這主要是武漢營商環境造成的,因為武漢不像深圳那樣,深圳是經濟發達地區,它的法律法規是健全的,深圳吸引人才除了高薪之外,營商環境法律法規是很完善的,
2、為什么武漢的工資這么低?
個人覺得武漢不正規的小公司太多了,沒雙休,沒社保,只有一個月三,五千元的工資,什么福利都沒有!特別是光谷,街道口,中南那邊的寫字樓里,這類小公司是非常之多。工資待遇不怎么樣,招人的要求可不低,都還要求本科學歷,就業環境不大理想!我個人是在私人公司里上了幾年班,身邊年輕同事換來換去,很多211畢業的來了后基本工作不到三個月就要走去其他的城市,或者一心考公考證類的,實在前途太渺茫。
3、武漢工資很低,你們覺得呢?
首先聲明下,大學在武漢上的,畢業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武漢,對于這個問題還是很有發言權的,就目前的消費水平來說,武漢的工資水平確實是相對較低,這個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1.首先武漢的高校眾多,公司不愁找不到普通的大學生,所以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的工資普遍都很低,大致都是在2000左右,轉正以后可能會搞高一點,大概是4000左右,但這根本不夠花,租房、吃飯、日常消費之后,工資基本上就沒有了,
2.武漢本土的企業的質量都不算太高,而且像街道口、光谷那塊很多的皮包公司,經常有求職者在那邊上當的新聞;而武漢大型的企業也不多,雖然近幾年武漢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甚至動用了雷軍等一大批從武大畢業的知名人士,將很多企業都搬到武漢,但是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需要高精尖的人才,一般人根本上是進不去。3.武漢房價最近幾年也是漲的很離譜,現在武漢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限購,外地買房需要在武漢交滿兩年的社保,而且中心城區的房子價格以及高達好幾萬一平米,而且因為拆遷武漢多了不少拆遷戶,他們就不停的炒房賣房,這樣下來也是讓他們房價更高了,
4、為什么有人說武漢的工資不高?
武漢是長江中游著名的大都市,自古以來就是工商業重鎮。據資料顯示,2018年末,武漢市在職職工月平均收入6139.25元,城鎮職工平均年收入73671元,這個數據還是應付工資(還沒有扣除個稅和五險一金),如果看一下武漢職工的實際到手工資,可能也就是在5000元左右。即使是這樣,估計還有60%以上的武漢職工達不到平均工資這個水平,
顯然,武漢僅次于北上廣深的新一線城市,其工薪階層的收入相對還是不高的。那么,武漢人的收入水平為什么不算高呢?筆者去過幾次武漢,對此也有一些初步了解,我們歸納為以下幾個因素,首先,武漢是老工業城市,主要特征是國企較多,而當地民企卻不發達。所以,武漢工薪階層的收入都是按國企的標準,而用國企的薪酬標準普遍就不會很高,
再者,武漢企業大多是,商貿,流通,簡單制造,物流運輸,批發經營等,這些行業的好處是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但缺陷是毛利潤不高,凈利潤更很薄。收益率肯定比不過做房地產,互聯網企業,電子制造等,而沒有較高收益的企業,自然也支付不起高工資、高待遇,再次,武漢各類大學多,大學生也多,而且每年都有大批大學生畢業,都要解決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