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轄市機關在漢口,省會機關在武昌。要回答清楚這個問題,必須搞懂湖北省與襄陽的關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僅供參考,具體如下↓↓↓↓↓↓↓襄陽擁有3000多年的歷史,西漢朝時期設置襄陽縣,東漢朝時成為一省之中心,當時并沒有湖北省,而這個省指的是“荊州”。
1、襄陽為什么劃分到湖北省?
襄陽為什么劃歸到湖北省?要回答清楚這個問題,必須搞懂湖北省與襄陽的關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僅供參考,具體如下↓↓↓↓↓↓↓襄陽擁有3000多年的歷史,西漢朝時期設置襄陽縣,東漢朝時成為一省之中心,當時并沒有湖北省,而這個省指的是“荊州”。眾所周知,我國歷史上的省是出現在元朝,此前與省平級的地方一級行政區是以州、道、路等名稱為主,
即便元朝以省代替州、道、路,但此時的湖北并非現在的湖北,今天的湖北省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長江以南部分區域都屬于河南江北行省,而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和湖南等地區屬于湖廣行省。參考圖史學上關于湖北成為省級行政區的另一種觀點是源于宋朝,成為荊湖北路,但嚴格意義上并不能代表這是湖北省的雛形,首先,宋朝的湖北地界上還有一個省級行政區名叫京西南路,省會位于襄陽,統領今湖北北部、西部及其他省份部分地區;元朝是的湖廣行省也不能代表真正意義上的湖北省,雖然疆域包含今湖北近半地區,但正式名稱是湖廣而非湖北。
湖北省的開端起于清朝,官方定名為湖北布政使司,名稱看起來有些別扭,卻是今湖北省的大致雛形,清朝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將湖北“上升”至省級行政區的朝代,襄陽劃歸到湖北布政使司則是因為沿用明朝區劃制度,而明朝的襄陽屬于湖廣布政使司,因戰略地位重要,不僅歷代作為省會駐地,還是藩王駐地,能夠承擔起一省北防之重任。
2、湖北省襄陽市會不會成為省會?
不可能,目前湖北省的省會是武漢,湖北省也是盡全力發展武漢,從GDP的比重中看,武漢占湖北經濟的40%,而緊隨武漢之后的襄陽和宜昌GDP基本上都是4000億左右,而如果說武漢直轄了,襄陽有可能成為省會城市嗎?先回顧一下歷史。建國初期的1949年,武漢被提升為直轄市,當年,全國共計有12個直轄市,包括南京、沈陽、大連等等。
武漢也是其中之一,那么既然武漢是直轄市,那湖北省省會遷移到了哪?答案還是在武漢,武漢由漢口、漢陽和武昌組成,直轄市機關在漢口,省會機關在武昌。兩個機構在一個城市,相信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當然在當時的環境之下,武漢做為直轄市可能只是短暫的過渡,所以沒有將省會遷走,但是當時也確實存在其他城市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經濟條件都明顯不如武漢的現狀,這也是沒有遷到其它地方做省會的原因。
目前武漢在湖北省的占比太重,其成為直轄市的可能非常低,如果真的將武漢發展直轄市,湖北的省會到襄陽的概率也很低,首先是襄陽的位置,襄陽位于湖北西北部,作為省會城市的話,與湖北東部地區的相距比較遠,政治影響力會減弱,東部地區管理將會不方面。而就湖北的目前經濟現狀看,湖北東部的經濟發展前景比西部好,將省會遷到襄陽,那么東部的咸寧、黃石等地發展得不到重視,其結果是措施好的發展機會,
其次襄陽與河南接壤,是歷來兵家在必爭之地,但是襄陽隸屬與南陽盆地,處在武當山和桐柏山交界地帶,作為省會城市必然需要發展,襄陽想發展成為二線城市就很難擴張,地域會限制其發展。目前湖北的交通都是依托武漢為中心建立,襄陽只是武漢延伸的一只臂膀,而襄陽到宜昌等地的交通并不方面,這種情況也會影響對全省的治理,而且宜昌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加上三峽大壩在宜昌,政治地位還要高襄樊一點點,所以宜昌也比襄樊有競爭力,不過連個城市都在位置和發展上有明顯的限制,所以都不會成為湖北的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