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源東江是珠江的第三大水系,古稱湟水、循江、龍川江等,發源于江西省尋烏縣椏髻缽山,流經江西尋烏、定南、廣東龍川、新豐、博羅、惠州,于東莞市石龍鎮流入三角洲河網區。北江和東江的發源地分別是江西信豐縣油山鎮大茅坑、江西尋烏縣椏髻缽山,北江源北江是珠江的第二大水系,古代稱溱水,發源于江西省信豐縣油山鎮大茅坑,流經廣東南雄、始興、韶關、曲江、英德、清遠,于佛山市三水區思賢滘與西江相匯后,流入珠江三角洲河網區。
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其發源地就是著名的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珠江源,位于云南曲靖市沾益縣馬雄山。而北江和東江的發源地分別是江西信豐縣油山鎮大茅坑、江西尋烏縣椏髻缽山,1、珠江源馬雄山東麓出水洞口右側刻著《珠江源碑記》,精要地概述了整個珠江流域的風貌,文辭豐富、氣勢恢宏,現摘錄與源頭有關的部分內容介紹如下:黃帝畫野,始分都邑;大禹治水,初奠山川。
珠流南國,得天獨厚,沃水千里,源出馬雄。古隸牂牁,今屬曲靖;地當黔蜀之沖,山接烏蒙之險,滴水分三江,一脈隔雙盤。主峰巍峨,高山峙立,溪流泉涌,若暗若明;匯涓蟄流,出洞成河;水流汩汩,終年不絕。是乃珠江正源,海撥二千一百余米,穿牛鼻,過花山,南盤九曲,清流激湍,紅水千嶂,夾岸崇深,飛泄黔潯,直下西江。匯北盤于蔗香,合融柳于石龍,迎邕郁于桂平,接漓江于梧州,
乃越三榕,出羚羊,更合北東二江,錦織三角河網,入口分流,竟入南洋。2、北江源北江是珠江的第二大水系,古代稱溱水,發源于江西省信豐縣油山鎮大茅坑,流經廣東南雄、始興、韶關、曲江、英德、清遠,于佛山市三水區思賢滘與西江相匯后,流入珠江三角洲河網區,3、東江源東江是珠江的第三大水系,古稱湟水、循江、龍川江等,發源于江西省尋烏縣椏髻缽山,流經江西尋烏、定南、廣東龍川、新豐、博羅、惠州,于東莞市石龍鎮流入三角洲河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