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會22號)精神,期末“財政補助收入”科目轉入“財政補助結轉”科目,然后“財政補助結轉”科目余額轉入“財政補助結余”,所以“財政補助收入”影響“事業結余”財政補助收入和上級補助收入的區分,一般講,從財政部門直接撥入的款項,或雖然是通過上級部門撥入但款項來源是財政部門的,應做為財政補助收入。
一般講,從財政部門直接撥入的款項,或雖然是通過上級部門撥入但款項來源是財政部門的,應做為財政補助收入。比如學校教師的工資。直接從上級撥入的款項,比如高級人民法院對中級人民法院的撥款,應做為上級補助收入。而實行收支兩條線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繳存財政專戶再從財政部門撥回后,應做事業收入
答案是按舊制度做的,現在來說不正確。按照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會22號)精神,期末“財政補助收入”科目轉入“財政補助結轉”科目,然后“財政補助結轉”科目余額轉入“財政補助結余”。即“財政補助收入”與“事業結余”沒有關系。按照已經廢止的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預字288號要求,期末“財政補助收入”科目轉入“事業結余”科目,然后“事業結余”科目余額轉入“結余分配”科目,最后將當年未分配結余即“結余分配”科目余額轉入“事業基金——般基金”科目。所以“財政補助收入”影響“事業結余”
“政府補助”在新《企業所得稅申報表》的多張表中體現,一部分在《未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20)反映,一部分在《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40)反映,還有可能在《資本折舊攤銷調整表》(A105080)出現。且這幾種表中的納稅調整信息都要關聯到《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A105000)中并最終反映到主表。因此,為了避免被重復調整,在對政府補貼的填表中要進行分類,屬于享受不征收收入的政府補貼填入《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40),屬于應征稅的政府補助填入《未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20),政府補助專項用于企業資本性支出且該項補助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的填入《資本折舊攤銷調整表》(A105080)
4、撥入經費與財政補助收入的區別,在年終結轉的時候?1、撥入經費是行政單位采用的會計科目,財政補助收入是事業單位采用的會計科目。2、撥入經費,是行政單位按照經費列報關系,由財政或上級單位撥入的預算經費。財政補助收入是指事業單位直接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和通過主管部門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事業經費,包括正常經費和專項資金。3、年終結賬時,行政單位,將“撥入經費”科目貸方余額全數轉入“結余”科目,借記本科目。年終結賬后,本科目無余額。事業單位,將“財政補助收入”科目貸方余額全數轉入“事業結余”科目,借記本科目。年終結賬后,本科目無余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