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入侵快一年了,養殖有的也堅持塊一年了,也有的倒閉或轉行了。再次是,四川有許多大公司在做代養(例如新希望,鐵騎力士等),事實上,代養的農戶由于和公司簽訂了協議,他們的壓力和損失都有比單干的養殖戶小許多,首先四川省的豬價較高,是西南三省中最高的。
1、最近四川的“非洲豬瘟”挺嚴重的,對于養豬的農民來說經濟損失有多大?
非洲豬瘟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其中對養殖戶的影響最為直接。非洲豬瘟入侵快一年了,養殖有的也堅持塊一年了,也有的倒閉或轉行了,但無論如何,非洲豬瘟給養殖戶帶來的影響主要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1.豬場感染上非洲豬瘟對于感染的豬場來說,將面臨以下困境:(1)豬全部銷毀,帶來直接經濟損失;(2)豬場面臨關閉可能,后續無法挽回損失(例如投資建場的資金);(3)現有飼料,設備若無法轉讓變現,不能降低損失;(4)政府雖有補償機制,但是其針對的僅僅是豬,且不是全額報銷,其他損失,仍需養殖戶自行承擔。
2.未感染的豬場對于未感染的豬場來說,其主要面臨的壓力主要來源于預防管理成本的增加和市場生豬價格的極大波動,(1)預防管理:在非洲豬瘟流行期間,養殖戶在預防管理上的投入要比以往大得多,這對于小養殖戶來說,壓力是十分巨大的。(2)市場價格波動大,這直接的影響是豬價過低,然后飼料成本高居不下,對于四川省來說,其實還算好。
首先四川省的豬價較高,是西南三省中最高的,其次,四川歷來是養豬大省,許多場都是早先年就蓋好的,換句話來說其投資場的成本不至于太過影響(這點基于總體而言,希望不要偏激,例如剛剛修的人)。不至于像貴州等山區,修的時間晚且投入大,再次是,四川有許多大公司在做代養(例如新希望,鐵騎力士等),事實上,代養的農戶由于和公司簽訂了協議,他們的壓力和損失都有比單干的養殖戶小許多。
2、四川作為我國生豬養殖大省,為何豬價仍然這么高?
四川曾經是我國養豬第一大省,如今這一寶座被河南取代,進入11月份以來,四川生豬價格可以說引跑市場,超越了前期高價省份浙江,成為了一枝獨秀,無論外圍市場如何變化,它依然處于相對高位,如12月25日,全國生豬均價為13.56元/公斤,其中四川生豬價格為19.19元/公斤,高出全國均價5.63元/公斤,局部甚至突破20元/公斤,在非洲豬瘟仍在繼續的情況下,四川生豬價格保持相對高位實屬難得。
四川作為我國的養豬大省,為何生豬價格仍然處于高位?微塵微視界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一、香腸臘肉需求劇增,使得生豬價格上漲明顯從11月份以來,四川生豬價格比之前走的更強,超越了浙江,之所以寒冬中引來火熱的行情,主要的推手是西南地區有腌制臘肉的習慣。每當到冬季,氣溫下降明顯,有利于腌制香腸、臘肉,四川的香腸、臘肉在全國也是很知名,口味正宗,香辣可口,無論在家的還是外出打工的,都記得家鄉的這份鄉愁,
也正是因為制作香腸、臘肉的需求增加明顯,進入了傳統的消費旺季,推動了當地生豬價格持續走強。二、勞務輸出大省,使得農村家庭養豬越來越少2017年,四川常住人口達到了8302萬,人口基數龐大,但同時它也是勞務輸出大省,每年千萬級別的人口外出打工,大部分去了廣東,人口流出跟養豬行業也有一定關系,原來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養豬,可如今農村很多人外出打工,在家養豬的越來越少。
養豬行業也有個怪現象,散戶退出的越多,生豬價格往往表現的挺強,如浙江省,因環保因素大部分散戶退出市場,少了競爭者,生豬價格表現的很強,三、規模養殖場發展相對緩慢影響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是供求關系,需求增加,生豬供應緊張,必然導致生豬價格上漲,反過來,需求減弱,生豬供應充足,生豬價格就面臨下跌的風險。四川雖然是養豬大省,但它還不是養豬強省,規模養殖場發展相對緩慢,沒有跟上市場消費需求,本地供應量不足,還得通過外調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