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余震什么時候出現,出現在哪里,主震是發生在哪個斷裂帶上,余震也一定是在這個斷裂帶上,這是有規律的。”這是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地質勘察中心高級工程師張新俊在巴中市委黨校培訓班專題講座上發表這一言論的,余震范圍始終在龍門山斷裂帶四川地震的發生類型都是“主震余震”型,即有一個主震,然后發生一些余震。
1、四川廣元發生4.9級地震,為什么四川地區總是在地震?
在昨晚發生地震之后,中國地震局做了情況通報會。關于四川為什么總是發生地震一問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研究員蔣海昆是這樣回答的,1976年開始,巴顏喀拉地塊已成為整個中國西部7級地震的主體活躍地區蔣海昆研究員介紹,從1976年開始,巴顏喀拉地塊已成為整個中國西部7級地震的主體活躍地區。并且舉例,2013年四川省廬山曾發生7.0級強震,
2010年,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也曾發生7.1級地震。這些地震活動,均為巴顏喀拉地塊運動的結果,此次地震發生在巴顏喀拉地塊的北邊際。通過近幾年多次發生的強震可以看出,巴顏喀拉地塊活動仍在持續,據介紹,此次地震發生在岷江斷裂帶附近(距離小于30km),有歷史記錄以來,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圍內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26次。
2、四川巴中屬于地震帶嗎?
巴中沒有地震發生的地質構造條件,巴中不會發生地震,”這是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地質勘察中心高級工程師張新俊在巴中市委黨校培訓班專題講座上發表這一言論的。5月20日,巴中籍地震地質專家張新俊應邀為全市黨校學員進行了地震講座,并回答了學員的提問,巴中不會發生地震“近日發生余震”為預警并非預報張工反復強調,19日發布的“汶川震區很有可能發生6-7級余震”為預警信息,并非“預報”。
這一預警發布背景首先是根據2008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有些信息必須讓公眾知道;二是鑒于實際的震情,因為這一次地震震級最大,余震多,波及最廣,根據歷史地震的地震序列,例如四川松潘、平武地震六天后發生大余震,唐山地震七天后大余震等,以此,有必要讓地震區有準備、不慌張,起到預警作用,這并不是預報,并不表示一定要發生地震。
余震范圍始終在龍門山斷裂帶四川地震的發生類型都是“主震余震”型,即有一個主震,然后發生一些余震,其中,有一個最大余震。最大余震什么時候出現,出現在哪里,主震是發生在哪個斷裂帶上,余震也一定是在這個斷裂帶上,這是有規律的,此次汶川大地震,是發生是龍門山斷裂帶上。那么所有余震的發生就會沿著這條斷裂帶,汶川8.0級地震余震區是在龍門山斷裂帶,這一狹長區域長約300公里,主要是理縣-汶川-茂縣-北川-平武-青川這一帶,巴中未在余震區范圍內。
巴中沒有發生地震,發生的振動是因為余震波及過來造成的影響,1/2頁此次巴中烈度為6-7度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響破壞的程度。同一地震發生后,不同地區受地震影響的破壞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判斷烈度的大小,是根據人的感覺、家具及物品振動情況、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壞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現的破壞現象等。
影響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級;(2)震源深度;(3)震中距離;(4)土壤和地質條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機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覺及地震破壞情況劃分等級,依次排列成表,即為地震烈度表。根據標準,V級烈度幾乎所有人都有感覺,許多人被驚醒,不穩定的物件可能傾覆,擺鐘可能停擺;VI級烈度所有的人都有感覺,很多人驚慌逃出屋外,走路搖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