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五星紅旗的意義時,毛澤東指出,這一設計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大團結,曾在上海設計的五星紅旗圖案被籌備會一致通過為國旗pattern,在國旗的討論中,會議決定刪除原設計稿中意識形態色彩濃厚的鐮刀斧頭標志,該標志與蘇聯的國旗相似,中國的國旗是在廣泛發動群眾的基礎上設計的。
中國的國旗是在廣泛發動群眾的基礎上設計的。1949年7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委員會向海外華僑和全國各地征集國旗設計提案,共收到提案2992件。經過反復討論和選擇,最終選擇了目前的方案。他的設計師是上海現代經濟新聞社的曾宋濂。
1949年6月16日,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委員會決定成立國旗國徽設計初選委員會,并于同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報》等報紙上刊登征集公告。1949年9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初級選舉委員會從收到的3012個設計中選出38個,分發給所有代表討論。經過全體代表分組討論,9月25日晚,國家主席毛澤東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編年史、國家首都磋商座談會。在國旗的討論中,會議決定刪除原設計稿中意識形態色彩濃厚的鐮刀斧頭標志,該標志與蘇聯的國旗相似。最終形成以紅色為底色,四顆小星守護大星的五星紅旗方案。
曾在上海設計的五星紅旗圖案被籌備會一致通過為國旗 pattern。根據曾的設想,一顆大星象征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和國家建設,四顆小星象征廣大人民群眾,包括當時的四個階段: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他把五角星設計成黃色,既與象征革命的紅旗顏色相協調,又表達了中國人黃種人的民族特色。在談到五星紅旗的意義時,毛澤東指出,這一設計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大團結。我們現在和將來都應該團結起來。所以現在和將來都是團結和革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