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隨州市區在東西南北都有縣級衛星城市拱衛,便于隨州行政管理經濟輻射,增強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隨州若沒有從襄陽析出,經濟肯定會不如現在或許還更糟,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市容市貌,都只會在縣級的框架里打轉,隨州如沒有從襄樊市析出經濟只會比現在怎樣。
1、湖北隨州怎么樣?
隨州只能講是一個五線城市,生活便利,宜居不易年輕人求發展。下面具體講講隨州的衣食住行:1、交通動車,高鐵方便去武漢,下漢口如上街一樣方便,市內交通比較方便,公交,共享單車,共享汽車讓你出行無憂,但大多數家庭都會有一輛兩輪,方便買菜和接送小孩。2、景點,現在隨州已有文化公園,白云公園,體育公園等大大小小十幾個,滿足市民早晚娛樂活動。
炎帝神農,西游記,大洪山,銀杏谷,桃源河等可以滿足周末雙日游,所以說景點還是很多的。3、美食及特產馬坪拐子飯,厲山牛肉飯,安居羊雜,豆皮,還有石花粉算得上地方特色!特產有萬店泡泡青,尚市桃子,葡萄,唐鎮馬鈴薯,三里崗香菇等,4、生活水平這是一個五線城市收入,一線消費水平的有點好笑的城市[捂臉]。早上過個早最低5元熱干面了,吃碗帶肉的就十幾塊了,
2、作為湖北最年輕的地級市,隨州的經濟發展怎么樣?
隨州作為地級市。人口基數小,地域面積小。重點企業少,基本上沒有什么國企,大企業。隨州全靠目前的幾個企業,而且都是私企為主,所以不要埋怨自己。也不要跟其他的兄弟城市相比,埋頭苦干。自強自立,搞好城市建設。搞好招商引資,解決老城區的臟亂差問題。老城區拖了城市發展的后腿,只有整個城市的綜合發展。改變隨州的面貌,
3、隨州若沒有從襄樊市析出經濟會怎么樣?
隨州如沒有從襄樊市析出經濟只會比現在怎樣?——這完全就是個偽命題!現實中就沒有假若。隨州從西魏開始一直是州郡所在地,直到民國才改州為縣,即使民國時期隨州也是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行署所在地,只是解放后1954至1994這四十年間屬襄樊管轄,歷史上隨州與襄樊一直都是平級關系,包括襄陽為路道首府(相當于省會)駐地時,也是兩地同為府州,
1983年隨州市隨縣合并本是隨州的一個大機遇,那年,隨州本可與鄂州、荊門一同升地,就是因為襄樊要申請較大市級別,拉隨州壯大經濟規模不放手,才一直拖到2000年才升為隨州地級市。為此隨州失去地級市發展的黃金十年!襄樊市現在叫襄陽市,雖然被湖北省列為省域副中心城市,為水果湖政策重點支持地區,但襄陽市自身發展還遠遠沒有達到能夠輻射周邊縣市的地步,武漢都還在自我發展對周邊輻射甚少,何況襄樊?隨州若沒有從襄陽析出,經濟肯定會不如現在或許還更糟,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市容市貌,都只會在縣級的框架里打轉,
畢竟縣級市的話語權在地級市,這就是為什么好多縣級市削尖腦袋望地級市奔!唯一的好處或許就是省政府給予襄陽招商引資的一些政策優惠支持,是湖北除一主兩副外所不及的。自隨州升地以來,打出“神韻隨州,圣地車都”的口號,致力于打造中國專汽之都,專汽產業也占到全國的十分之一,與襄陽汽車產業形成錯位發展;隨州的神農故里更是得到湖北省的重視,每年舉辦的炎帝故里尋根節也成為湖北省第一節慶品牌,
帶動隨州旅游跨越式發展,已成為湖北旅游新秀城市,大洪山、桐柏山、銀杏谷、封江口、抱樸谷一個個景區競相建成開放,這是縣級隨州做不到的;城市建設更是一年一個樣,城東新區產業密布跨漂水聯動淅河、城南新區初具規模高鐵小鎮呼之欲出、城北新區專汽走廊綿延隨縣、隨州隨縣迎來縣市同城發展,這是縣級隨州所不敢想的!。
4、湖北隨州市隨縣有不有可能在劃出鎮組成一個行政區?
地級隨州市目前所轄縣域太少,9600平方公里才3個縣級單位,轄一區一縣一市全國少有,即曾都區、隨縣、廣水市,而且隨縣是湖北省面積最大的縣,以后絕對有可能分出新的縣級行政單位。在湖北,與隨州差不多面積人口的地級市咸寧市,卻轄6個縣區,有的縣人口只有十幾萬,面積也不大,而國家通常都是40至50萬就可設縣,1500平方公里即可設縣,所以隨州或可能分出新的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