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將河南省東明縣劃給山東省,再撤銷山東省壽張縣建制,將范縣及壽張南部劃入河南省。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因為當初范縣原屬于山東省,后來劃歸河南省,結果,一不小心就把縣城“落下”在山東了,新中國建國后,于1964年才撤銷壽張縣建制,將該縣金堤以北四個區劃歸陽谷縣,金堤以南五個區,含臺前縣并入范縣,同時將范縣也劃歸河南。
1、請問范縣自古就屬于河南省嗎?
在中國,鄰省之間接壤的不在少數,像河南荊紫關鎮地跨三省,不過主體位置還是在河南境內的,但是像河南濮陽范縣的地點還真不多,從地理位置上看,范縣在山東境內,在行政上,卻歸河南管轄,是全國唯一一個縣城設在省界外的縣,當地人笑稱:“奇怪奇怪真奇怪,縣城設在省界外”,那么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因為當初范縣原屬于山東省,后來劃歸河南省,結果,一不小心就把縣城“落下”在山東了。
2、山東為什么“失去”范縣,臺前縣?
你如果走在臺前縣街上,聽他們人說話,和濮陽人口音大不同,因為臺前人說的是中原官話的另一支帶運河音,和山東聊城相似,山東為什么“失去”臺前縣,范縣,那就要從原壽張縣的前世今生談起。從現在的臺前縣地圖看,其地理位置很特殊,三面與山東省的6個縣(莘縣、陽谷、東平、梁山、鄆城、鄄城)接壤或隔河相望,東西長約四十公里,
像“手臂”一樣深入山東西部,卡在山東省的聊城市與菏澤市中間,看似很別扭。魯豫之間造成今天犬牙交錯的版圖,原因是為治理水澇而造成的,歷史上范縣和臺前縣都曾屬于山東,臺前縣這個地方歷史上屬于壽張縣。壽張、范縣均歷史悠久,在春秋戰國時期始建城邑,自古一直屬于山東省,新中國建國后,于1964年才撤銷壽張縣建制,將該縣金堤以北四個區劃歸陽谷縣,金堤以南五個區,含臺前縣并入范縣,同時將范縣也劃歸河南。
這次行政區域調整,是為治理金堤河造的洪澇,壽、范兩縣同為黃河滯洪區,金堤河跨河南、山東兩省,范縣為邊界線。汛期上游水大量下瀉為害,下游范縣、壽張兩縣不愿意無代價的接收上游客水,承受水災,范縣在邊界筑壩攔阻,這樣便形成跨省區的水事糾紛,成魯豫政府的難題。1963年,河南境內連續下暴雨,造成金堤下游,也就是壽張縣南部瞬間變成一片汪洋,臺前村至孫口村一帶水深達1.5米以上,墻屋倒塌無計其數,導致人民財產受到巨大損失,
這次水澇引起國家及豫魯兩省的重視。為徹底改變金堤河水的出路問題,最終采取了區劃調整的辦法,先將河南省東明縣劃給山東省,再撤銷山東省壽張縣建制,將范縣及壽張南部劃入河南省。從此金堤河水只經河南省轄縣暢行無阻地流入黃河,兩省的水澇糾紛大部分得到解決,臺前縣因為地緣問題,經濟發展緩慢,一直是貧困縣,直到2020年才摘下貧困帽子。
京九鐵路與晉豫魯鐵臺在此交匯,還有一條《京雄商高鐵線》也規劃經過,并設置臺前東站,鐵路讓臺前縣地理位置由劣勢變優勢,相信未來臺前縣發展會更好!如今是和平年代了,也沒有水澇情況了,豫魯間這樣犬牙交錯的地理不利行政管理及經濟發展,小編以為把東明縣還回河南,再把范縣,臺前縣回歸山東較為合理,請大家關注【陳述事實】如有寫的不周全之處,請評論區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