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現有職工192人,專業技術人員162人,其中高級職稱11人,中級及以上職稱37人。馬鞍山紅十字醫院(現改名馬鞍山鋼城醫院)地址,18年馬鞍山財政收入為270.66億元,GDP為1918.1億元,市轄區常住人口98.1萬,全市人口233.7萬,也就是意味著馬鞍山符合輕軌申報建設條件。
1、馬鞍山的人口有多少?
數據顯示,2019年末馬鞍山全市常住人口236.1萬人,比上年增加2.4萬人,同比增長1.03%,比2010年馬鞍山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已考慮區劃調整因素)增加15.8萬人年均增加1.8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77%。城鎮人口占比近七成數據顯示,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6.1萬人,其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63.2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9.1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72.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30.88%。
同2018年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城鎮化率)上升0.87個百分點,分縣區來看,和縣常住人口最多,為48.8萬人,其后是當涂縣48萬人、花山區45.8萬人、含山縣39.9萬人、雨山區34.3萬人,博望區常住人口最少,為19.3萬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120.0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81%;女性116.1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19%,
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3.29。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數據顯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32.5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3.77%;15—64歲人口162.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8.99%;65歲及以上人口40.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7.24%,值得一提的是,與2018年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0.1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0.20個百分點,相當于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65歲及以上老人,表明我市人口老齡化程度正持續加深。
2、馬鞍山人多嗎?
對于一個城市的發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交通和人口兩個因素,2018年末,馬鞍山常住人口為233.7萬人根據安徽省統計局最新數據,2018年末,馬鞍山常住人口為233.7萬人,排在阜陽、合肥、宿州、亳州、六安、安慶、滁州、蕪湖、淮南、蚌埠、宣城之后,位列全省第12位,主城區(花山區、雨山區)人口79.5萬馬鞍山轄三縣三區,花山區常住人口45.4萬人、雨山區34.1萬人、博望區18.6萬人、當涂縣47.6萬人、含山縣39.5萬人、和縣48.6萬人。
3、馬鞍山有幾個醫院?
馬鞍山醫院匯總三等甲級綜合性醫院:馬鞍山市人民醫院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湖北路45號介紹:馬鞍山市人民醫院成立于1958年,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雨山湖畔,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保健、急救、康復等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本市患者就診量最大、硬件設備最先進、綜合服務能力最強的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是東南大學醫學院、皖南醫學院的非直屬附屬醫院、安徽醫科大學臨床學院,是省內外近十所大、中等醫學院校的教學實習基地,是國家衛生部指定的“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之一,
馬鞍山市中心醫院(馬鋼醫院)地址:馬鞍山市湖東北路27號介紹:馬鞍山市中心醫院是由原馬鋼醫院整體改制而成的一所非營利性醫院,始建于1938年4月。醫院目前已向全市開放,是馬鞍山市職工醫保、居民醫保、農村合作醫療、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定點醫院,可為各類醫保病人提供醫療服務,醫院堅持科技興院的戰略,緊跟現代醫學發展的步伐,不斷推進醫院新技術的發展,鑄就了一批具有該院特色,享譽省內外的技術品牌。
開放床位1200多張,設有臨床專業科室35個,醫技科室11個,下轄6個院外門診部,一所分院和一所職業病防治院,是馬鞍山市功能齊全的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馬鞍山市中醫院地址:馬鞍山市金家莊區幸福路61號(北院),湖西南路152號(南院)介紹:馬鞍山市中醫院為馬鞍山市政府舉辦的一所集醫療、預防、康復、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始建于1978年,由當時一所只有幾十名職工、條件極其簡陋的街道醫院(四新醫院)改建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