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常州與蘇州無錫差距在代管縣級市有很大差距;自從1983年常錫分家,基本就造成了今天的差距,無錫帶走了常州大部分富裕縣級市,江陰和宜興,為了彌補常州,給了常州原屬于鎮江地區的2個蘇南落后縣,金壇和溧陽;經常聽到“蘇州有昆山,無錫有江陰,常州只能靠自己。
1、常州和無錫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
理清關系其實很簡單,就是忘掉過去,攜手共進,互相取長補短,共同發展。而不能老糾結無錫曾經屬于什么常州府管轄,搞的象無錫欠常州什么的,歷史就是歷史不能改變,但人是活在現實中,回不到過去,上海以前還屬江蘇呢,南京還是曾經的首都呢,那又怎樣,所以說要理清關系,更重要的是重新定位規劃發展,兩個城市相互競爭,相互學習,互相幫助,相互取暖,共謀發展大計。
2、蘇錫常中常州和蘇州、無錫的差距在哪方面?
這個問題非常好!先說結論,常州與蘇州無錫差距在代管縣級市有很大差距;自從1983年常錫分家,基本就造成了今天的差距,無錫帶走了常州大部分富裕縣級市,江陰和宜興,為了彌補常州,給了常州原屬于鎮江地區的2個蘇南落后縣,金壇和溧陽;經常聽到“蘇州有昆山,無錫有江陰,常州只能靠自己!”這句話,不無道理,其實常州市轄區本身并不差,而且還很厲害!2019常州市區GDP排江蘇省第3!略微高于無錫市區!自從15年常州并區金壇,常州有了蘇南廣闊的土地發展空間,未來更看好常州!。
3、無錫原屬常州嗎?
回答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啊,無錫是曾經屬于常州啊,無錫還曾屬于過蘇州,不過現在無錫和常州蘇州地位相當了,平起平坐了,還有,歷史上無錫也曾管轄過常州蘇州部分地區,這些都是可以查得到的,蘇錫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至于為啥有這么多爭吵,這么多不服,無非就是誰都有當老大的心態,比經濟,比歷史,比文化,就這點花頭,
說難聽點,叫不團結,內訌,然后被外省,特別是浙江廣東看笑話。但我總覺得這些人很可笑,因為凡事都分兩面看,你可以說是內訌,也可以說是有競爭意識。蘇錫常為啥這么發達,我覺得競爭意識是常常被人忽略的,舉個例子,還是說無錫好了,下轄江陰宜興兩地都對無錫一百個不服,多強的競爭意識?也難怪無錫才這么點大地方,在經濟上敢藐視蘇州常州南京。
在本朝,蘇州超過無錫也沒幾年,再說體量有3個無錫大,也應該超過,至于常州,也別總活在過去了,奮起直追才是正理,至于南京么,GDP終于在2014年超過無錫了,這個省會被小弟看不起也正常這就是江蘇,相互不服氣,極強的競爭意識就是成績單漂亮的重要原因。試問浙江有幾個城市敢看不起杭州,廣東除了深圳不鳥,其它城市敢吭聲?別說江蘇人(蘇錫常)喜歡內斗這種話了,那是你們根本不理解江蘇人,我們分蘇南蘇北,蘇南也一度看不起蘇北,但蘇北現在也發展的很快很好,競爭意識也很強,蘇南人早就不像以前那樣看不起蘇北人了,至少從普遍性上來說是這樣,
4、常州為什么經濟發展和蘇州無錫差距明顯,除了離上海較遠還有別的原因嗎?
個人覺得一個城市經濟的發展取決于三個條件,一是地理環境的影響,氣候條件,地方水土好不好,靠不靠海,有沒有什么自然資源,是不是鄰近發達地區等等二是民間經濟的特色,比如深圳的華強北就是做電子產業起家,政府沒有規劃完全自發形成的三是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的推動,比如新加坡什么資源都沒有,但靠著政府高瞻遠矚的經濟政策逐步成為世界發達國家有了這三把尺子我們來看蘇州何以勝出從地理環境來說,一個地方的經濟和它所在的區域是有關聯的,但這種關聯度有多高還是取決于民間和官方的共同努力。
拿蘇州來講,同屬蘇南地區的有無錫和常州,還有屬于浙江的嘉興湖州等地,他們和上海都近,為什么沒有做大在近幾年反而衰退了?蘇州和環上海城市的地理環境類似,沒有比別人多什么從歷史來看,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蘇州下轄的張家港市原來是屬于常熟市的一塊,在蘇南地區是最窮的,在83年區劃調整中,張家港從常熟分開。昆山那時也很窮,在蘇州各個縣級市中排倒數第二,張家港是倒數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