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除了廣東和福建,其它地區的商貿市場,特別是批發市場,溫州人是占主導地位,具體有多少是控制在溫州人手里的不好市場搞起來后大部分人都避免做帶頭人,只在市場上占據一些位置好的店鋪,在國內有將近二百萬人在全國各地經商,很難統計出經濟規模。
1、為什么溫州人在上海有很多房子?
上世紀九十年代為單位攬活,我就去過溫州。對溫州印象是他們市領導改革開放思想理念超前,溫州人民群眾也積極行動起來奔小康,入夜市民很多人都在談生意,謀劃合作創業,并非與我們江西內地民眾業余時間看電視搞娛樂那樣,創業奮斗的氛圍與我們老家截然不同,本世紀初我退休前再去溫州,看到其市容面貌也己大改觀,多出了二十多棟二十多層的高樓大廈。
2、全國有多少市場商場是溫州人的產業?
可以這么說吧,全世界由華人經營的商貿市場和批發為主的市場基本上都是以溫州人為主,但開大商場的不多,有的基本上都是小超市之類的,在國內,除了廣東和福建,其它地區的商貿市場,特別是批發市場,溫州人是占主導地位,具體有多少是控制在溫州人手里的不好說,市場搞起來后大部分人都避免做帶頭人,只在市場上占據一些位置好的店鋪,在國內有將近二百萬人在全國各地經商,很難統計出經濟規模。
在國外,特別是在歐洲和美洲地區,只要有批發市場,進出口貿易的市場,都是由溫州人占主導地位的,比如服裝鞋帽,百貨電器,幾乎都是說溫州話的人在經營,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溫州人大概將近百萬人口,其中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做生意的,這部分人把所在國當地人所經營的生意,一點一點的蠶食掉,所以對溫州人的經商風格非常反感,但又無可奈何,只能在經濟上控制,以前往國內匯款相對比較寬松,現在控制的非常嚴格,一旦超出額度,封店罰款紛至沓來,所以現在往國內匯款的匯費每百元都超過七、八個百分點,但還是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單單在歐洲的溫州人匯往國內每年的貨款以及資金不會少于五百億歐元,常常在機場被海關截獲的現金每年都會有上千萬歐元。
3、溫州的人最會做生意,在現實生活中你接觸過溫州人嗎?你覺得溫州人對人處事好不好呢?
溫州人確實是比較會做生意,而且會吃苦,這個我真是佩服的,以我碰到的溫州人為例,他們不發財那真是沒有天理呢。哈哈,超級膽大的溫州人,化不可能為可能。那個時候,我剛大學畢業,進入建筑行業,親眼見證了一個溫州人是怎么發財的。那簡直和電視劇一樣,嗯,那是04年,某園區正在招商,我們公司是建筑公司,中標了園區里的一個鋼結構廠房。
這個廠房的老板是個溫州人,長得其貌不揚,但是說話做事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有魄力。你們知道他是怎么操作的嗎?這個老板其實沒有什么錢,后來據他自己說的,他來園區的時候,全部身家不過50萬,其中還包括了他那輛二手的寶馬,他找到園區領導,說要投資建廠,計劃拿一百畝地,建標準化廠房。園區領導一聽,這個項目不小了,當然是歡迎歡迎,熱烈歡迎,他就交了十萬塊錢土地出讓金,
然后相關手續在辦理中的時候,他就找了設計院,讓人家把圖紙出來了。拿著圖紙,他就開始找建筑老板,忽悠人家給他墊資建廠房,廠房在建設的過程中,他一邊找銀行貸款,一邊把部分在建的廠房出租給有意向的人了,讓這些人先交部分誠意金,我暈,就是靠著這一連串的忽悠,他居然真的把這個廠房給建起來了,然后他就靠著廠房出租的錢和地皮抵押貸款的錢,把前面欠政府的錢都還掉了。
4、實話實說,中國最會掙錢的,究竟是義烏人還是溫州人?為什么?
能不能賺錢這個問題有點寬泛,評價的維度也很多,我認為會賺錢的能能力主要體現在怎樣把危機變商機,從中正當獲利。簡單來說,就是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辦法,能做出別人不敢做的是,敢于吃螃蟹,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在“會掙錢”這個性格上,義烏顯然更勝一籌,接下來我自己分析一下:當年建立小商品市場,很多地方都不愿意或者不敢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