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中產家庭并不是要看你存款有多少,而是中產家庭基本消費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也就是中產家庭除了一般吃用開銷之后,還有一部分資金要用于投資理財。一直以來,存款多少并不是衡量中產階及的標準,中產概念中產是歐美的概念,指一類生活狀態的勞動者。
1、存款多少錢算是中產階層?
據我所知,能否稱得上是中產階級跟家中有沒有銀行存款,并沒多大關系。因為,像美國中產階級占比也很大,但是63%的人連1000元都拿不出來,34%沒有銀行存款,只有11%的人銀行存款在1000美元至5000美元之間,所以,存款多少并不能列入中產階級范疇。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我們發現國家對于收入群體是這樣劃分的,
收入2000元以下的群體叫做低收入群體;收入在2000到5000元的群體屬于中等收入群體;收入在5000元到1萬元的群體屬于較高收入群體;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群體屬于高收入群體。但是,以上數據也存在著二個問題:一是,月收入2000至5000元算得上是中產階級,那很多人會不同意這個看法,因為這個工資標準,基本僅夠溫飽,每個月很難有結余,要說這樣的標準,就已達到中產階級,好像門檻設得有點過低,
二是,收入1萬元以上群體的確算是高收入群體,但是他們在還完房貸以后支付各種家庭生活費用,仍然生活過得并不寬裕,這樣的人還能算中產階級嗎?僅拿一項收入標準來評判中產階級也有瑕疵。而我們認為,評定是否是中產階級,存款多少肯定是不能作為標準的,而收入多少、投資能力、家庭負債都是衡量國內中產階級的三個標準:首先,收入門檻不能太高,但絕對不能過低,
按世界銀行測算,我國家庭年收入在10萬至96萬都可以列入中產階級,這個范圍比國家統計局的標準要略高一些。再者,中產家庭并不是要看你存款有多少,而是中產家庭基本消費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也就是說,中產家庭除了一般吃用開銷之后,還有一部分資金要用于投資理財,否則還是為溫飽奔波的低收入群體。最后,中產家庭必須沒有房貸、車貸等負債,至多只允許有少量房貸要償還,
一直以來,存款多少并不是衡量中產階及的標準。而什么才是中產階層,各方統計標準和拿出的答案也大相徑庭,而我們認為,中產階級的定義,應該是家庭收入、消費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百分比要在50%以下,還要家庭的負債率要低。試想即使收入再高,每月大部分收入用在了還貸款、基本生活開支,沒多少余錢用于投資,那就很難稱之為中產階層了,
2、長沙收入多少算中產?
我比較認同這樣一個觀點——1、受過正規、良好高等教育,有穩定職業,穩定收入,三口之家稅后年入≥30w,四口之家稅后≥40w。2、至少有一套房,人均≥40m2,房貸<40%,至少一輛車,車價>25w。3、金融資產≥200w,有醫療保險,4、雙方父母有固定收入,生活費能自理,有醫療保險。以上條件適合40歲以下人士,40歲以上人士——5、金融資產≥400w,
3、在金華一個月收入多少錢才算中產階層收入呢?
中產收入一線城市,年收入達到33w(及格22w),或者二線城市,年收入達到22w(及格15w),三線城市大概18w(及格12w)。金華的經濟條件很好,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市民都能達到中產了,只是心里不認可,認為:“這點收入就是中產?”其實,國際上中產約年薪4.5w美元(美國約5~6w),相當于人民幣31w,
不信可以調查一下,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等。中產概念中產是歐美的概念,指一類生活狀態的勞動者,中產已經脫離了底層生活狀態,吃、穿、住、行和子女教育已經不愁,但還不富裕,所以有了一些休閑的要求,比如帶薪休假、自駕游、個人進修、休閑俱樂部等等,也有了生活以外政治要求,比如司法公平公正、教育制度、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