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業大學源于1905年成立的江西高等農業學堂,歷經國立中正大學,江西農學院,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等時期。之前河南集中力量,扶持了一下鄭大建設“一流大學”,但教育經費畢竟有限,其他一大堆省屬高校也要吃飯,當時考研調劑的時候就想往江西理工大學調劑,后來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就讀江西理工大學。
1、江西理工大學怎么樣?
當時考研調劑的時候就想往江西理工大學調劑,后來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就讀江西理工大學。整體來看的話,學校的綜合實力還是很不錯的,至少說在雙非類本科院校中,江西理工大學的綜合實力以及排名還算是可以的,學校建校于1958年,由江西省政府、工信部、教育部共同建立的一所本科院校。學校涵蓋了工、理、管理、經濟、藝術、教育、文、法等學科領域,
擁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學士學位多層次學位授予權。學校被譽為“有色冶金的搖籃”,學校目前有5個校區,二級院系16個,擁有本科專業一共有71個。各類在校生36000人左右,截止到2018年,江西理工大學擁有3個國家特色專業,分別是:“冶金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采礦工程”。擁有國家卓越計劃6個專業,分別是:“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自動化、測繪工程、冶金工程、金屬材料、礦物加工工程”,
2、江西農大怎么樣?
江西農業大學(JiangxiAgricultural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省會——英雄城南昌市,是一所以農為優勢、以生物技術為特色、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是中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高校,1962年開展研究生教育,是江西省最早進行研究生培養的高等學府,擁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林業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三方重點支持的省部共建高校,江西省核心建設的四所重點大學之一。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2011計劃”,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教育部、科技部決定聯合開展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高校,
江西農業大學源于1905年成立的江西高等農業學堂,歷經國立中正大學,江西農學院,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等時期。截至2014年10月,學校有兩個校區:主校區(昌北經濟技術開發區志敏大道),東區(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位于南昌昌北大學區中心),總面積1.6萬畝,教學用地3950畝截至2013年,學校有教職工1500余人(不含獨立學院),其中專任教師900余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有正高職稱人員110人、副高職稱人員401人、博士251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30人,中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井岡學者”特聘教授1人,中國模范教師和優秀教師3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培養對象計劃”8人,江西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16人,中青年骨干教師30人。
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7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江西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3]其中,2013年1月,上官新晨教授負責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獲批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學校的生物工程專業成功躋身國家實力第一梯隊。2013年1月,動科院與奉新永輝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動科院第八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江西農業大學奉新永輝實踐教學基地”,
黃英金教授入選省人大立法專家庫,人文學院院長宋秉斌教授受聘為立法顧問,2013年9月,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公布了第54批面上資助獲資助人員名單,學校博士后流動站邊建民、萬春鵬、李新建、彭家江等4位博士后獲二等資助,資助金額為5萬元/人,江西省共22人獲面上項目資助;朱述斌教授被評為“中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1人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專家,3人連續兩屆被聘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學部學科評審專家,黃國勤教授當選為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生態經濟教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青年教師王淑彬任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生態經濟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1人被聘為農業部水稻專家指導組副組長和南方稻區首席專家,3人被聘為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崗位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