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燴面,應(yīng)該是合記燴面和蕭記燴面最為有名。合記燴面和蕭記三鮮燴面,各有各的美味和特色,都是老鄭州燴面的代表,親朋好友來鄭州,肯定還是要吃一碗燴面,才算是過癮帶勁兒,提起老字號合記燴面,位于鄭州的人民路丹尼斯,絕對是鄭州燴面的鼻祖,歷經(jīng)半個世紀的繁衍,終于成就了今天“鄭州燴面城”的稱謂。
1、鄭州哪家燴面好吃?
燴面這東西。鄭州大街小巷遍地都是,哪家好吃?合記,蕭記,醉仙樓,四廠,八一八…我都吃過。說實話我真心覺得沒有一家好吃,我吃燴面一般先喝湯。現(xiàn)在的湯一個比一個白(咖喱味發(fā)黃),一個比一個難喝。喝兩口湯開始吃面,面的寬度應(yīng)在一片面撕三根為宜。長度在廚師的臂展長度為宜(廚師的高度在175左右)這個寬度和厚度是適合我的,
吃一半面的時候加羊油辣椒(很多店里已經(jīng)沒有這種辣椒了)。我一般會放到碗里飄紅,其實辣椒不辣。稍微帶點膻味,但是不重。一般都能接受,吃碗面最后留有小半碗湯。這時候放些醋,這碗湯基本上就可以干了。按照這樣的程序吃下去這碗面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另外燴面中的肉其實也比較講究。現(xiàn)在的一大片肉其實是商家省事的快捷做法,
2、鄭州燴面究竟是蕭記燴面好還是合記燴面好,各有什么優(yōu)點?
燴面是河南的傳統(tǒng)美食,全省的燴面都各具特色。鄭州因為城市發(fā)達,市民的生活氣息比較濃郁,走在街上看到最多的應(yīng)該就是大大小小的燴面館了,鄭州的燴面,應(yīng)該是合記燴面和蕭記燴面最為有名。提起老字號合記燴面,位于鄭州的人民路丹尼斯,絕對是鄭州燴面的鼻祖,歷經(jīng)半個世紀的繁衍,終于成就了今天“鄭州燴面城”的稱謂,合記燴面是一種葷、素、湯、菜、飯兼而有之的傳統(tǒng)風(fēng)味小吃,下面時,鍋內(nèi)放原汁肉湯,將面拉成薄條入鍋,放上羊肉,配以黃花菜、木耳、水粉條。
以味道鮮美,經(jīng)濟實惠而享譽中原,鄭州蕭記三鮮燴面首創(chuàng)于1986年,蕭創(chuàng)始人為蕭鴻河,原是鄭州國營長春飯店做伊府面的師傅,退休后領(lǐng)著兩個兒子開起了燴面館。他將味道鮮美、營養(yǎng)價值高的海參、魷魚加入羊肉燴面中,稱之為三鮮燴面,這兩年隨著鄭州燴面市場的激烈競爭,蕭記燴面好像已經(jīng)銷聲匿跡了,很久已經(jīng)聽不到這個名字了。
眼下,在鄭州的大街小巷內(nèi),蕭記、馮記、閃記、劉記、周記、黎記、丁記、四廠、梅記等以姓氏為名的燴面館不計其數(shù),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河南人,燴面雖然只是在省內(nèi)很受歡迎,但是一碗燴面的香味,就是一種家鄉(xiāng)的樸實情懷。總結(jié):合記燴面和蕭記三鮮燴面,各有各的美味和特色,都是老鄭州燴面的代表,親朋好友來鄭州,肯定還是要吃一碗燴面,才算是過癮帶勁兒,
3、燴面的發(fā)源地是哪,哪些地方的燴面讓人回味無窮?
記得最早吃過的燴面是1976年鄭州二七紀念塔附近,臨街長形大屋,很多人在店外板凳上吃,應(yīng)該是合記燴面吧,味道咋樣早忘了,只記得寬面條吃著筋道過癮,湯味好。長垣市最早燴面是東街那家,1979年開店,沒有招牌店名,臨街兩口大鍋,放滿羊肉,突突冒熱氣,燴面直接下煮肉鍋里,那時羊肉便宜,8毛一碗燴面,能盛幾大塊羊肉,那羊湯也是濃香,鮮美,現(xiàn)在是想起真的是回味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