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上所述,盡早的讓孩子接觸圍棋,喜歡圍棋,學習圍棋?,F在談圍棋,我認為圍棋是訓練思維的,從上面的兒童思維發展階段可以看出,6歲是兒童訓練邏輯思維的最好年齡,但是這個理論提出來的時間是上個世紀,所以有可能與現在兒童的思維發展并不匹配,我認為讓兒童5歲開始接觸圍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兒童幾歲學圍棋最合適?
談學習圍棋,我想先談我對琴棋書畫的理解。我認為琴是訓練耳朵的,沒有一個對聲音異常靈敏的耳朵是彈奏不出好聽的曲子的,而擁有一雙靈敏的耳朵,并不是天生的,是通過后天的訓練和學習養成的,而手只是工具,彈奏出好聽的旋律需要耳朵不斷的糾正手指靈活程度以及和整個身體的協調。書法是訓練意念和氣韻的,下筆有神需要意念的支持,然后才有氣勢如虹,最后才是一氣呵成,
也就是說書法是訓練氣的,只有氣練到爐火純青通達暢快才有我們現在見到的神之一筆。畫是訓練眼睛的,這個好理解也不好理解,畫家和我們普通人看到的這個世界應該是不一樣或者說更豐富,然后他再通過畫筆把他理解的或者說看到的再呈現給我們,當我們驚訝于通過他的畫看到了一個更美麗更豐富的世界時,實際上在我們前面有一雙訓練成熟的眼睛在幫我們放大或者過濾這個世界,
現在談圍棋,我認為圍棋是訓練思維的。萬物存在都是有規律和邏輯的,而發現這個世界背后的邏輯靠聽靠看都是發現不了的,這需要思維一步步剝繭抽絲揭開層層面紗找到真相和真理,這和下棋是非常相似的,堯造圍棋是因為他兒子丹朱生性頑劣,崇尚武力。但身經百戰的堯明白取得一場戰爭的勝利靠的并不僅僅是武力,更多的是智慧,而智慧的形成和擁有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學習和訓練的,
前面說這么多是談學習圍棋的重要性和學習圍棋是為了達到什么目的,現在回答主題。兒童思維階段:0~3歲,是動作思維階段,3~6歲,是具體形象思維階段,6~歲,是抽象邏輯思維階段,從上面的兒童思維發展階段可以看出,6歲是兒童訓練邏輯思維的最好年齡,但是這個理論提出來的時間是上個世紀,所以有可能與現在兒童的思維發展并不匹配,我認為讓兒童5歲開始接觸圍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孩子學圍棋還是學象棋好呢?
如果是想當官,就學象棋,如果是想干事業、搞科研什么的,就學圍棋,象棋有那種各司其職,有等級概念,有丟卒保車,丟車保帥的信條,這與中華文化是吻合的。圍棋考慮地與勢的平衡與轉換,棋子只有在上了棋盤之后,才決定它的重要性,并且這種重要性在棋局的進行中,會不斷變化,這種思維,似乎預示每個人都有機會,并且機不可失,認真對待自己的機遇。
3、孩子長期學圍棋有哪些方面的好處?
圍棋是對一個人全面思維能力的養成,圍棋盤雖小卻囊括天下事,歷史上的圍棋高手圣手無不是睿智過人,氣度儒雅,胸有乾坤,所以我是很贊同孩子從小學習圍棋的。我總結了以下3點關于學習圍棋的好處,希望采納!一:學習圍棋,有利于培養孩子專注的精神,由于圍棋需要聚精會神的思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會培養孩子對一個問題的專注度,對于孩子以后的學習心得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而專注度是學習任何一門知識的基礎,二:長期學習圍棋,有利于培養孩子對多維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圍棋的難,在于要對后面3到5手以后,甚至于十幾步以后的棋的走勢以及對手的習慣等要大致推演和揣摩,到培養到一定時候后,會使孩子具備全局觀、有大戰略、多角度、有深度的思考能力,培養學習圍棋有利于開發孩子的大腦,對于其以后的為人處世會有很大幫助。
歷史上的名人諸葛孔明、龐統等無不是圍棋的高手,三:學習圍棋,可以使好動的孩子靜下來。要知道,在孩子以后的小學中學,由于孩子都是從自由狀態受到約束,能夠是孩子盡快安做下來,盡快適應學校有紀律和約束的學習生活,圍棋的學習就可以達到使孩子盡快投入到學習狀態,終上所述,盡早的讓孩子接觸圍棋,喜歡圍棋,學習圍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