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護曖,《“仙花寺”遺址小考》。說明仙花寺的遺址也就是在這附近,面臨著滔滔東去的西江,他們聚集在專為其設立的“蕃坊”之內,所以才有在此建寺的緣由,【肇慶仙花寺遺址】另有人崇禧塔西面一座二層西洋式小樓才是仙花寺的建筑,中國最古老的清真寺懷圣寺懷圣寺位于廣州市內光塔路,因寺內有高36.3米的光塔,所以又名懷圣光塔寺或光塔寺。
中國最古老的清真寺懷圣寺懷圣寺位于廣州市內光塔路,因寺內有高36.3米的光塔,所以又名懷圣光塔寺或光塔寺。這座幽深嫻靜的寺院,是我國沿海地區最早建立的,也是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文子心語)懷圣寺相傳始建于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當時的阿拉伯商人紛紛云集廣州,與中國的內地商人進行貿易,他們聚集在專為其設立的“蕃坊”之內,所以才有在此建寺的緣由。
該寺由當時來華的阿拉伯著名傳教士阿布.宛葛素組織僑居廣州的阿拉伯商人捐資修建而成,后毀,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重建,親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又重修。這座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寺院占地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寺門、望月樓、水房、長廊、碑亭、禮拜殿和光塔,前來禮拜或游覽參觀,要穿過三重門,三重三座院落,然后經望月樓才能達到禮拜殿。
光塔屹立于寺院西南隅,懷圣寺,因懷念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而得名,按照伊斯蘭教教規要求,教徒禮拜祈禱時,必須面向西方圣地麥加,所以禮拜殿為坐西朝東的建筑。禮拜殿的比例尺度、色彩及細部裝飾物等具有西亞地區伊斯蘭建筑的特征,而總體布局則是中國古寺廟軸線對稱的傳統,格局層層深入,逐步展開,最后引向高潮一一禮拜殿,
大殿可容納1000余教徒進行活動,整個建筑造型莊嚴肅穆,中西合璧,展示了中國(阿拉伯)文化交融的風采。古老的寺院,建國后又幾經修葺,煥然一新,院內古榕遮天,奇花吐香,盆景濟濟,芳草萋萋,環境十分優雅恬靜。懷圣寺,既是我國伊斯蘭教國家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又是當今信徒伊斯蘭教的國際友人和國內穆斯林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如今廣州市伊斯蘭教協會也設在這里,
2、廣東肇慶有哪些關于利瑪竇的古跡遺址?
肇慶是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和羅明堅從澳門進入明朝內地的第一站。利瑪竇等人在當地建立了教堂,開始傳教,并進行了繪制地圖、編撰漢葡字典、制造自鳴鐘、地球儀等一系列文化工作,傳教士初到肇慶時,肇慶官府正在修建一座漂亮的“花塔”,現在稱為崇禧塔,傳教士就申請在附近建立教堂,肇慶知府贈匾題為“仙花寺”,被認為近代天主教在中國建立的第一所教堂。
但是這個“仙花寺”是否還存在呢?在金尼閣整理的利瑪竇遺稿《利瑪竇中國札記》中,提到1589年(萬歷十七年)新任的兩廣總督劉繼文將傳教士驅逐出總督駐地肇慶后,將原先仙花寺的地址用作自己的生祠地址,據《高要縣志》記載,崇禧塔東有“劉公祠”,此地正與仙花寺的地望相合,但劉公祠已經不存在了。崇禧塔東面的肇慶市無線電廠內出土了“兩粵督撫司馬中丞劉公祠記”碑,正是劉公祠的遺物,
說明仙花寺的遺址也就是在這附近,面臨著滔滔東去的西江。【肇慶仙花寺遺址】另有人說,崇禧塔西面一座二層西洋式小樓才是仙花寺的建筑,但那其實是管理西江堤防工程景福圍的景福圍公所的舊址,并非仙花寺。現在崇禧塔附近建有利瑪竇主題展覽館,可供游人參觀,【利瑪竇主題展覽館內部】參考文獻:李護曖,《“仙花寺”遺址小考》。
3、廣州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柯拜船塢(現為廣州黃埔造船廠廠區)柯拜船塢建于1851年,是我國第一座由外國人投資建設的石船塢,是當時遠東地區第一座石船塢,具備承修當時世界第一流輪船的能力,是兩次鴉片戰爭時期西方船舶修造業技術在中國傳播重要的歷史見證,1999年7月,被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長洲街黃船社區黃埔造船廠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