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英國醫學雜志》發文稱,對一個約3000人的意大利村莊進行全面核酸檢測,發現約50%-75%的感染屬于無癥狀感染。29日,中國浙江杭州首次發現無癥狀感染者,中國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3月底指出,該校與廣東省聯合研究,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可能占總感染人數的40%。
1、坐火車途中有沒有可能被無癥狀感染者感染?
肯定是有可能的,但可能性微乎其微。在現階段中國大好的抗疫國情下,無癥狀感染者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人,首先他們傳播新冠病毒的致病力很弱,而且有許多火車上的乘客很少,這樣正常人與這些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頻率降低,而且現在乘坐火車的人防護意識都很好,盡量不會和不認識的人密切接觸,所以坐火車被感染的概率很小,
2、新發現陽性中,無癥狀感染者比例增高,能否說明病毒毒性下降?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針對于你提出的問題,微談論將幫你解答。新發現的陽性中,無癥狀感染者比例增高,說明患病狀態不明顯,能否推測病毒性下降呢?廣州市23日進行13萬人排查,查出185名感染者,其中高達164人是無癥狀患者,而吉林與黑龍江這幾天查出來的患者,也大多數都是以無癥狀為主。無癥狀患者的出現,讓越來越多人開始覺得,病毒性是否下降,未來會不會發展成類似感冒一樣?之前在疫情初期,張文宏教授就已經預測病毒可能呈現的狀態:1、2~4周內所有病人治療結束,2~3個月內全國疫情得到控制,
2、最差:控制失敗,病毒席卷全球。3、膠著:病例數在可控范圍內增長,抗疫過程會十分長,可能長達半年至一年之久,目前來說,預測的第一種狀態是不存在,現在第二種病毒席卷全球已經發生,現在西方國家被病毒搞得一團糟。而第三種狀態呈現膠著狀態似乎現在上演,盡管國內疫情基本控制,但時不時冒出來一個無癥狀患者,這個抗疫過程在短時間內不會結束,至少未來一兩個月之內依然不會解除。
從疫情初期到完全結束,抗疫過程已經出現十分漫長,我們都知道冠狀疫苗比較難以研制,是因為病毒在不斷的變異。現在的病毒已經都是經過幾代演變過來,而對那些無癥狀患者來說,他們的身體似乎已經適應病毒,反過來也是說病毒的毒性在下降,人的身體能夠接受住病毒的毒性。但之前鐘南山院士也說,不排除無癥狀者不存在傳播的可能性,而且無癥狀患者也要統一隔離治療,
因此,現在我們面對無癥狀患者也都在處于一種不斷認識的過程,如果后期對無癥狀患者病人癥狀就累越多,對他們身上的病毒性調查研究數據越齊全。就能夠很清楚知道無癥狀患者身上的病毒性到底會不會對整體的防控起到影響,屆時也就會知道病毒性有沒有下降,微談論老師也查詢了相關的資料,并沒有任何人表明病毒在發展過程中病毒性會下降,畢竟現在西方正被病毒席卷。
而我們也只是剛剛控制住病情,不能太過于自大,就盲目的認為對病毒已經被控制,大家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控,不能過于大意,但也不用太過緊張。我們國內的疫情高峰期已經過去,也基本不會在出現大規模爆發,大家只要正常、合理的注意,不會影響正常生活。以上就是我的見解,歡迎大家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見解。
3、貴陽發現一名英國輸入無癥狀感染者,對貴州開學的學生有影響嗎?
3月16日,貴陽市通報一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向某,是一名20歲的英國返回貴陽的留學生,向某從倫敦經香港轉機到成都后,乘坐高鐵于3月15日23時43分到達貴陽北站,其父母駕私家車接回家中實行居家隔離觀察。16日下午,成都海關通報貴陽海關向某核酸檢測為陽性,向某父母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然而,向某無發熱、無呼吸道癥狀、血常規正常、胸部CT為陳舊性病變,核酸檢測陽性顯示向某為無癥狀感染者,
根據官方統計,3月16日上午,貴州最后一名確診病例治愈出院,貴州省剛剛實現在院確診病例全部清零。而且據官方通報,截至到3月15日24時,貴州省連續28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無疑似病例,就下一步如何防控問題,貴州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李奇勇表示,將重點“外防輸入”,話音剛落,16日就有了境外輸入病例,貴州28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剛剛結束,本來以為可以放心地復工復學了,沒想到這一例境外輸入病例的到來,又將這個數據清零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