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鄭州人,尤其是有錢的老鄭州人,一般都住在西郊國棉一到六廠附近,也就是老西郊。看到網上很多說法說鄭州人小氣,但是我身邊的鄭州朋友卻不是這樣,想問一下鄭州到底小氣嗎,有人哪里有陽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那里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后代。
1、鄭州人小氣嗎?
看到網上很多說法說鄭州人小氣,但是我身邊的鄭州朋友卻不是這樣,想問一下鄭州到底小氣嗎?關于這個話題,可以好不猶豫的告訴大家,答案是否定的!而提及這個問題,不得不說的是鄭州人的性格,作為河南的省會城市,我從以下幾點說下河南鄭州的性格。愚公精神出自于河南:愚公移山的故事婦孺皆知,而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典故就出自于河南濟源,由于太行王屋二山阻斷了愚公的交通,90多歲的愚公決心移山,并率領全家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感動天神,借天神之力移走了兩座大山,數千年來,愚公精神在河南文化歷史進程中生生不息,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河南人,也早就了河南人敢于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河南人的性格中也融入了愚公的執著、專注與果敢,
紅旗渠精神出自于河南:提及河南人,不得不說的是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作為國際上的“世界第八大奇跡”,紅旗渠正是河南人性格的真實寫照,為了修建這條渠,10萬河南人在崇山峻嶺中的懸崖峭壁上辛辛苦苦地整整干了10年,成為了河南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氣的有力見證。客家精神出自于河南: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還有人說,哪里有陽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那里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后代。而客家人的源頭就是河南人,客家人祖先大多是從古代中原遷徙過來的,而河南正好處于古中原地區,他們,勇于開拓、不怕困難、艱苦創業,讓河南精神走向了世界,由此,說鄭州人小氣是對鄭州人的不了解、是對河南文化的不了解,更是對中原文化的不了解,所以,希望諸多網友多來河南走一走、轉一轉,置身于河南淳樸的風土人情之中,熱情、樸實、厚道的河南人會給你一個完美的答案。
2、能稱上老鄭州的人,以前都是在哪一片?
老鄭州人,尤其是有錢的老鄭州人,一般都住在西郊國棉一到六廠附近,也就是老西郊,1958年,鄭州市6個棉紡廠全部建成,鄭州有了名副其實的紡織城。這個紡織城,面積比當時的鄭州市區還要大,當時,棉紡廠工人的平均工資近60元,比機關干部的平均工資要高10多元,1958年,國棉六廠建成的時候,西郊已有17萬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