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九彎第一彎,河南蒙古自治縣。從此,河南范縣縣城在山東莘縣櫻桃園鎮的“包圍”下成為一塊獨特的“飛地”,省縣皆居黃河南,黃河哺育恩無邊,置縣之初是在今范縣張莊鄉舊城村;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黃河泛濫,范縣縣城被迫遷往今山東莘縣東南部的古城鎮;后來,再由古城鎮遷往今位于櫻桃園的范縣老城。
1、知道有“河南省”,據說還有個“河南縣”,河南縣在哪里?
中國有個河南省,青海有個河南縣。河南省居中原處,河南縣居青黃南,黃河九彎第一彎,河南蒙古自治縣。黃河中游河南省,小浪大壩此處建,人口大省數河南,全國第一超億員。河南小縣人口少,只有區區四五萬,莫要小看河南縣,青藏最美大草原。風光雄奇又壯美,大河湖泊山水連,險峻黃河大峽谷,適宜旅游加探險。省縣皆居黃河南,黃河哺育恩無邊,
2、一腳踏兩縣,一街跨兩省,山東河南交界的范縣飛地是如何形成的?
地理答啦:這要從范縣的歷史說起。范縣歷史悠久,自漢高祖年間(公元前206年)置縣,因為地理原因,范縣縣城從古至今有過四個縣址。置縣之初是在今范縣張莊鄉舊城村;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黃河泛濫,范縣縣城被迫遷往今山東莘縣東南部的古城鎮;后來,再由古城鎮遷往今位于櫻桃園的范縣老城,歷史上,范縣一直屬于山東聊城。
1963年,金堤河流域連降暴雨,雨水從上游的河南省洶涌而來,下游的山東范縣、壽張兩縣水深近兩米、農田被淹,受災嚴重,為阻止洪水下瀉,范縣在省界筑壩攔阻,使得金堤河行洪受阻。為此,山東、河南兩省因水而糾紛不斷,1964年2月,國務院以“特急國水[1964]86號文”決定,采取區劃調劑的方法處理兩省之間的水事糾紛,將河南省東明縣劃歸山東省,撤銷山東省壽張縣,將壽張金堤以南五個區并入范縣,范縣金堤以北五個區劃歸莘縣,壽、范兩縣的金堤河南部歸并成范縣,劃歸河南省。
為便于防汛,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將范縣縣城留在山東,縣城附近的金村、張扶村劃歸范縣,而范縣城關(櫻桃園)區仍歸山東,區劃使金堤河水順利流入黃河,使豫、魯兩省矛盾緩解。從此,河南范縣縣城在山東莘縣櫻桃園鎮的“包圍”下成為一塊獨特的“飛地”,范縣縣城擱置在距縣界5公里外的山東莘縣境內,也阻礙了縣城的發展,那么又有讀者要問了:為什么山東河南兩省要以金堤河為界呢?范縣縣城為什么必須留在金堤河以北呢?這是因為黃河以北、金堤河以南、向東至金堤河與黃河交匯的三角形區域,是規劃的蓄洪區,一旦黃河汛情突破警戒水位,為防止黃河決堤,萬不得已時就要主動將洪水引入這片區域,那時金堤河以南平地水位將高達兩米,整個范縣都有可能沉入水底,所以才將縣城留在金堤河以北,包括后來的臺前縣縣城也是在金堤河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