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的前景深圳東,深惠一體化,深圳地鐵14號線,大亞灣每個人都能耳熟能詳的老梗。到現在一個接一個錯落有致的花園小區和工業園區,早在2016年惠州與深圳之間規劃三條城際鐵路和一條地鐵線路,深圳東被大亞灣的房產中介喊了這么多年也涼了,短短26年,其經濟總量躍居全市第二,僅次于120萬人的惠州中心城區,其發展不可謂不迅速。
1、大亞灣未來發展怎么樣?
關于大亞灣惠州大亞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993年5月成立,轄西區、澳頭和霞涌三個街道辦,陸地面積293平方公里。2018年,區內人口23萬,GDP總量為686億元,在惠州四區三縣中僅次于惠城區,人均GDP為29.3萬元,惠州第一。短短26年,其經濟總量躍居全市第二,僅次于120萬人的惠州中心城區,其發展不可謂不迅速,
從最初的談到大亞灣就想到不毛之地、鬼城、核輻射。到現在一個接一個錯落有致的花園小區和工業園區,這些年在這片土地上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圖為作者本人拍攝的遠眺西區比亞迪工業園,所處的位置就是板障嶺森林公園,像這樣的公園在大亞灣有4處,大亞灣的經濟大亞灣的經濟發展得益于兩大支柱優勢產業,一是石化煉油和乙烯項目、二是西區以電子、PCB制造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
2018年石化產業增加值439.5億元,增長43.2%,電子產業工業增加值103.2億元,增長7.9%,無論是從產值還是從增速來看,說明區內主要的經濟增長動力還是以石化工業為主。石化煉油做為現代社會的支柱產業,基本上屬于那種旱澇保收躺著賺錢的搖錢樹,其經濟結構三大產業占比分別為0.3:82.7:17,這也足夠說明問題了。
說明大亞灣高度依賴其石化、電子及汽車零配件產業,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第三產業商業貿易與服務業占比太小。通俗點來講,就是大亞灣還整個就是一大工業園,源源不斷在在為惠州為國家創造利潤,但同時也缺少了生活與商業的氣息。來大亞灣的人分為兩種:要么是上班族,要么是看房團,區內嚴重缺少生活配套資源,以及與其經濟地位極不相符的科教文衛資源。
從去年18.5%的經濟增速來看,大概率在兩三年之內超過惠州中心城區,但同樣也大概率的在配套資源上不會發生任何變化,大亞灣的前景深圳東,深惠一體化,深圳地鐵14號線,大亞灣每個人都能耳熟能詳的老梗。誰叫大亞灣緊鄰深圳坪山區呢?目前,地鐵惠州段受限于惠州城區人口不達標被叫停了,深圳東被大亞灣的房產中介喊了這么多年也涼了。
人家壓跟就不理你,直接繞過惠州跑到100公里以外的汕尾,去劃了兩個大亞灣大小的地塊搞深圳小特區去了,只不過終究是睦鄰友好的好朋友,隔得這么近,以后城市一體化融合倒也的確是大勢所趨。早在2016年惠州與深圳之間規劃三條城際鐵路和一條地鐵線路:深惠城軌、深大(大亞灣)城軌、深惠汕高速城際、深圳地鐵5期工程14號線以現有石化和電子制造產業,配合年吞吐量6000萬噸貨物的惠州港以及多條穿區而過的深惠城鐵,大亞灣的未來還是大有可期的,
2、十多年前聞名全國的風生水起北部灣,現在發展得怎么樣了?
你這樣不可以哦,不能妄議大政方針國家戰略,什么叫炒呢?這是國家提出來的,只是還在努力中,而且現在國家不斷提出其他大的規劃,比如大灣區啊,雄安新區啊,各大城市群啊,總之圈圈畫的多,說不定哪個就成了,即使沒成,也符合我國長期戰略規劃和什么什么的來著忘記了。我們要堅定不移的踐行我們的特色道路,你也是的,干嘛哪壺不開提哪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