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未來十年哪個區域會發展的更好。未來鄭州自然是向西山里發展,形成山水田園城市,鄭州向東與發展欠佳的開封一體化,鄭州要帶動整個開封,開封市民(教科文衛體)共享鄭州福利,鄭州壓力太大,開封也沒有鄭州需要的,按照鄭州中優的發展思路,未來中心城區人口向這幾個區域轉移的可能性會更大。
1、你看好鄭州的未來嗎?它的發展前景在哪里?
未來鄭州自然是向西山里發展,形成山水田園城市。為什么這么說?鄭州向北如果過黃河,則要再修幾座黃河橋才能維持兩邊人員來往,修黃河橋成本高,而黃河橋使用時間短,黃河鄭州段太寬,成本太大,過河行不通,鄭州向東與發展欠佳的開封一體化,鄭州要帶動整個開封,開封市民(教科文衛體)共享鄭州福利,鄭州壓力太大,開封也沒有鄭州需要的。
鄭州向南本人也不知道為什么不能這么發展,只知道鄭州從隴海,京漢鐵路開始,從鄭縣小鄭城開始,解放后,東邊省會搬過來形成省行政區,中間火車站地區,西邊以市委代表的新工業區,東西就開始變寬,而且東西越來越寬,東邊又出現CBb,西邊則出現高新技術區,東邊有東大學城,西邊有西大學城,鄭州的東西平衡格局(天平格局)就是不往南發展,
最后再轉回來說為什么向西發展,鄭州西部有山有水,高低錯落,山又不是很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那種,也不是荒山禿嶺人跡罕至,而是郁郁蔥蔥的小丘陵,天然的田園畫卷,如果不利用,太可惜了。有山有水,親山近水才是城市的發展方向,如國內的杭州,武漢,濟南,重慶,大連,青島,長沙,徐州,昆明山水田園城市才是宜居城市,也才是鄭州的方向,
2、鄭州會向西南發展嗎?
今天將本回答梳理了一下,重新進行了編輯,讓內容顯得更為豐富和飽滿,希望讀者喜歡。本次重新編輯,仍然是直接干貨,不放圖片,整體說一下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用排除法,看哪些不可能重點發展。北部,有黃河天塹阻隔,老老實實做鄭州后花園,至于說什么將黃河成為鄭州內河,那是不懂長江和黃河在航運方面的不同,長江在航運方面的作用用“黃金水道”形容一點不為過,只要能通航,造就一個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沒問題,再造一個中下游經濟區更是沒問題。
黃河?不行!尤其是中下游,因為沒水,不通航!長江航道被稱為“黃金航道”,因為每年有大量的船只過往,就能對長江兩岸的城市碼頭帶來交易,繁榮經濟,但黃河中下游受汛期影響非常大,在枯水季河道幾乎是沒水的,沒有誰的河道當然不能通行船只,也就產生不了交易。那些要讓黃河成為鄭州內河的太想當然了!西部,奈何有丘陵山川阻隔,那洛陽本就是除了鄭州之外神一般的存在,一,二,三產業結構合理,有強大的二產基礎,也是河南為數不多的重工業城市,這也是鄭州比較眼紅的,
但有山川阻隔,也讓西部獨自成為副中心的可能。何況河南省已經確定洛陽成為河南的副中心城市,輻射和帶動豫西地區的核心城市,咋可能再去與洛陽融城發展呢?西部就說自家代管的鞏義,工業也不是一般的強,就因為丘陵阻隔,難以形成互動,再往西,與洛陽互補?東部,奈何孤掌難鳴,一個只有2000億左右的文旅城是,也沒什么像樣的工業,鄭州在東擴過程中,到白沙貌似都已是極限,向東發展,貌似跟鄭州互補型也沒有啊,
還是個拖油瓶。光靠著鄭州一邊出死力,開封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自己二產幾乎就是個廢柴,連個像樣的工業都沒有,做一些鄭州的附加產業都相當吃力,你讓開封和鄭州在跟其他新一線城市干架的時候,幫鄭州一把那是癡人說夢,能不讓鄭州分心就是好的!再說,鄭州向東發展融城這么多年了,除了鄭州掙完GDP然后開車去開封逛個夜市,給開封送送鈔票之外,這還是自產自銷啊!另外,河南省住建廳已經搬到中牟的象湖開府辦公了,但為什么省政府其他廳局機關遲遲不搬進象湖呢?小道消息是“一主一城”戰略,現在的主城區和航空港區之間缺少一個聯通的環節,
但現在有了支點了,那就是濱河國際新城,將主城區和港區連接起來了,兩個正廳級城區,連成一片了,省政府開始盤算想要往濱河國際新城搬呢!南部,建成的新鄭機場,在建的全國唯一一個航空港綜合實驗區,鄭州南站,地鐵站這四位一體,中長期規劃中,一主一城,指的就是現在主城區,一城是航空港區,現在這倆地方通過前期已經規劃現在建的不錯的濱河國際新區連接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