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找準造成嚴重厭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才能有底放矢地解決。如果孩子出現厭學的問題,應該使用以下方法解決,總結一下,我認為要想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首先要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家長做表率,經常有人會問我,孩子厭學怎么辦啊,導致青少年出現“厭學癥”的主要原因有三。
1、青少年厭學怎么解決?
導致青少年出現“厭學癥”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家長思想觀念方面存在問題。越來越多農村家庭尤其是貧困家庭不再信奉“讀書改變命運”,不少貧困家庭都抱有“讀書無用,不如出去打工”的心態,二是農村學校管理方面的問題。經常厭學、逃學的孩子,學習成績跟不上,覺得讀書很辛苦,部分貧困家庭的家長不滿鄉村學校教學質量和校風校紀,擔心孩子沒學好反學壞,萌生棄學念頭,
三是留守兒童問題。貧困地區普遍存在的“隔代撫養”現象,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顧,老人只管孩子溫飽,學習方面全靠孩子自身,導致貧困家庭教育監督功能缺失,治理青少年厭學,需對癥下藥。首先,政府要加大教育宣傳力度,轉變家長錯誤觀念,政府和教育主管理部門要通過各種渠道,宣傳《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要求,明確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法律責任。
同時,要通過家長身邊讀書改變命運的具體事例,宣傳讓孩子接受高層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社會營造“讀書改變命運”的良好氛圍,從而糾正家長“讀書無用論”的偏見,其次,教育主管理部門要加快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進程,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水平。要加快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辦好每一所農村學校,加大對農村學校扶持力度,除了投入資金建好農村學校必要的硬件設施之外,還要選派優秀校長和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提高農村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
再次,要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力度,關愛留守兒童,可以調動社會力量,為留守兒童聘請兼職父母,但更重要的是監督父母一方依法履行對孩子的監護責任。要讓他們認識到,外出打工雖然解決了暫時的家庭生活之困,卻可能因此荒廢了孩子的學業,耽誤了孩子的一生,造成孩子永遠的貧困,同時,要下大力氣辦好農村寄宿制學校,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讓他們學習有目標,生活有希望,時時感到老師就像父母,學校就是溫暖的家。
2、厭學癥怎么治?
一、概念問題:什么是厭學癥,一個成績差的學生,每天主動到學校,主動完成各項值日,與同學交流好。這樣情況,我不認為是厭學證,只是不好學知識,厭學癥應該是不想去學校。這類事發生在中學以上階段,二、什么影響厭學癥。1、家長影響,父母都對孩子不看好,一味的打擊或不理,那基本改不了。2、智力影響,有的孩子學習特別吃力,
我教小學都特別發現。同樣讀十遍詞語,二人就記不住。讀二十遍后記住了,第二天又忘了,這就是腦子發育問題了。三、改變厭學癥,我覺得陳鐵成教授的《幸福知識論》就很好。孩子讀語文數學吃力,那說不定喜歡音樂呢?所以家長要看到孩子特長天賦方面,引導他天賦方面發展。現在社會并不是學好語數英等幾門課就是出路的,家長要對孩子鼓勵到。
3、如何解決學生厭學問題?
如果孩子出現厭學的問題,應該使用以下方法解決:1、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利用多種方法讓孩子愛上學習,比如我們接孩子放學的過程中,可以問問孩子老師講的什么課程,孩子就會想講給你聽,還比如將孩子的學習任務適當的分解,讓孩子更好、更容易的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而不是制定非常遙遠和宏大的學習任務,讓孩子很難完成,
4、厭學嚴重是為什么,應該怎么辦?
首先找準造成嚴重厭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才能有底放矢地解決。一般孩子厭學都是從開始入學第一天開始,家校未很好配合,關注孩子的身心發育及變化情況,久而久之,慢慢失去學習興趣,最后無心學習,也有的孩子是因某件事或某些事情的刺激未及時處理好或未及時解決產生心理隔閡,阻隔了神經系統的協調性,還有的是因某些內容未學習好,產生了“知識”斷鏈,產生“恐懼”陰影而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