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腳病專科醫院,讓修腳脫離服務業,成為他念念不忘的心愿,因為這是從他的師傅那一輩開始的幾代修腳師傅的夢想。他的這本《修腳圖譜》至今還是修腳行業入門的“工具書”,好奇的王建生終于走進了修腳室,看到修腳刀在師傅杜德順的手中翻飛,小女孩長到肉中的指甲被清理干凈了。
1、修腳行業的前景怎么樣?
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在普通人的傳統思想里認為“修腳”是低下的職業,很多人都不愿意從事,但正因為這點,可以說這行業是一片藍海,前景廣闊。基于普通人對“修腳”行業扭曲看法,很多人都不愿意從事這個行業,但患腳疾的人卻很多,很多人甚至得了病之后都不知道去哪醫治或修復,而修腳店正好能彌補這個空白,相較于其他行業的實體店,修腳店的競爭沒有那么大、而且受眾群體也非常多,前景還是不錯的但入這行開店是有門檻的,修腳是手藝,會的跟不會的相差很多。
有些有技術的修腳師傅,一般都有祖傳的各種秘方,對治療腳疾也是有些心得的,現代人在治病方面是不在乎錢的,只要你真的有技術、有特效藥,有的是人花高價購買。如果想要開店那就必須思考以下幾個為問題:1)店面修腳店雖然是實體店,但店面真的不宜過大,雖然這行業有固定的消費人群,但還是太小眾,如果決定開店的話,選擇的門面不能太大,也不用裝修太過豪華,節省成本才是王道,
2)技術如果自己不懂技術就別碰這行,這行的從業者流動性較大,且有真正技術的師傅太少了,如果自己不懂技術,盲目開店最后容易自砸招牌。但如果自己懂就不一樣了,哪怕前期人少,但只要肯堅持慢慢積累客源,技術好一些,慢慢有了名氣,這會形成良心循環的,3)經營方式雖然只是一個修腳店,但如果只是靠店面和技術想賺錢還是有些滿,起碼自己要有一定的開店經驗。
2、深圳的工資一般都是多少?
這個得以行業為大前提了,像我16年大學畢業來到深圳,在學校簽了一家深圳這邊的公司(技術人員方面發展的儲備干部),上班后天天開銑床,周六加班,還得倒班到手4000來塊,天天機械的重復著。干了3個月,沒進一步的工作安排,后面就果斷換了,在一家旋挖機制造廠做設計,(其實也就是出出圖,小改,畢竟都是成熟的產品)工資也就4000來塊。
3、學修腳咋樣?
許多工作都能干出一番“大事業”,修腳也能成為大師,王建生在工作中在很多人看來,修腳師傅可能是個“不入流”的職業,又臟又累,收入也不高,很難有大出息。但今年61歲的王建生卻在修腳師的崗位上干出了“大事業”,42年間,他先后為20多萬名腳病患者解除痛苦。同時,他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華傳統技藝技能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高級修腳技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清華池浴池腳病治療中心技術總監,
他將傳統修腳技藝與現代醫學結合成為一門新的學問,并讓修腳這門“國術”走出國門,享譽世界。王建生的工具箱里放著82把修腳刀,常用的有片刀、搶刀、輕刀、條刀四種,一套修腳刀有14把,片刀2把,搶刀2把,輕刀6把,條刀4把,如今,王建生是清華池唯一一位首席修腳師。因為名氣大,自從實行預約掛號以來,王建生每天的接待號都會預約滿,他每天要接待30~50位患者,
修腳還能“治病救人”1976年9月,王建生隨知青返城。王建生說,當時只有兩人被分配到了修腳店,他一干就是40多年,而另外一人一天都沒干,他說,當年“小腳老太太”還不少,正應了那句“老太太裹腳布又臭又長”,這讓原本就不通風的修腳室里面氣味難聞,用王建生自己的話說是“一進去熏得腦袋疼,給別人修完腳晚飯都吃不下”。
為此,他在大廳里坐了3天,沒進修腳室一步,有一次,一個中年婦女拉著一個4歲的小女孩走進來,小女孩哭得很厲害,因為剪指甲方法不對,得了甲溝炎。然而就在她們走進修腳室之后不久,小女孩的哭聲停止了,好奇的王建生終于走進了修腳室,看到修腳刀在師傅杜德順的手中翻飛,小女孩長到肉中的指甲被清理干凈了,師傅接著為小女孩按腳,經過兩個小時的治療,小女孩停止了哭泣,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