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燴面,2、胡辣湯,3、道口燒雞,4、河南鹵面,5、五香兔肉,6、太康肘子,7、長壽魚,8、信陽板鴨,9、桶子雞,10、水煎包河南最值得去的十大打卡地大河之南天地之中,你以為河南只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嗎。在河南一段時間之后才明白,河南為什么被稱為大河南,不僅是因為人口多,而是這里從古至今對于中國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歷史上眾多名人對中國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深入了解河南,才知道河南真的是大河南。
1、結束北漂生活,老公想回鄭州,我想回濟南,都吵得快離婚了?我不想去河南,該咋辦?
應該是你老公是河南的,你是山東的吧,其實,鄭州也好,濟南也好,都是省會城巿,應該都可以,鄭州這幾年發展的特別快,米字型高鐵四通八達,到濟南也有高鐵,很快的,你回娘家也方便,鄭州的地鐵規化到2050年了,地鐵線四通八達,交織成網了,你們兩應該學會彼此尊重,夫妻,夫妻,過的是日子,總要有一方退步,你們可以在靜下心時再商量,不行先來鄭州呆一段時間,習慣了就長期生活,不習慣去濟南試試。
2、平常考試穩定630,高考只考了598,我還是在河南,怎么辦,要不要復讀,心里好難受?
598分能上鄭大和西農了,211和985都能上,有什么糾結的?630上C9也難。復讀?明年就算發揮好也就是好點的985,幻想清北不是很現實,高三的苦再受一遍,能熬到高考,考場上壓力期望太高,手抖心慌,能不能正常發揮還再未定之天。先上個985,好好學,或者轉專業,或者考研上清北,研究生畢業了,也就比復讀一年上本科畢業多上一年學,
3、第一次去河南,有什么風俗習慣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河南有種說法叫:一里不同俗(方言xu),十里改規矩。還有:不知者,不招(怪)罪,啥意思呢。其一是說,河南境內,不同的地方,風俗習慣都不一樣,哪怕隔個3、5里,甚至是隔壁村莊規矩都不一樣,其二是說,大度的河南人,對不懂本地規矩的外地人,是不會怪罪的。因此,要來河南就不要有思想包袱,河南人會說:什么風俗規矩它都是人定的。
4、去過河南的朋友,說一說在河南的感受如何?
有人說如果把中國比作全世界,那么上海就是中國的美國,廣東是中國的歐洲,東北是中國的俄羅斯,而河南是中國的中國,雖然是開玩笑的比喻但似乎也有幾分道理呢!曾在河南工作生活了兩年多,河南給我的感覺非常不錯,這里的人很真誠實在友善,樂于助人!在河南一段時間之后才明白,河南為什么被稱為大河南,不僅是因為人口多,而是這里從古至今對于中國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歷史上眾多名人對中國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深入了解河南,才知道河南真的是大河南!河南省,簡稱“豫”,省會鄭州,位于中國中部,東接安徽、山東,北接河北、山西,西連陜西,南臨湖北,總面積16.7萬平方千米,
總人口約1億。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河南省地勢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地勢西高東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構成;地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流域。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河南地處沿海開放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結合部,是中國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發展的中間地帶,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是中國的中心,中國的名字來源于河南,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東周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個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4個,分別為夏商故都:鄭州;商都:安陽;13朝古都:洛陽和7朝古都:開封,華夏文明始祖黃帝在這里開啟了中華文明的璀璨,這里鐫刻了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誕生了最初的商業文明,絲綢之路流傳著名滿天下的少林功夫中國。
古代四大文明從這里邁向世界,這里有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功夫支援嵩山少林寺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歷史上的河南名人可謂是燦若繁星,不論是道家始祖老子、商界鼻祖范蠡、奇貨可居呂不韋還是改革先行者商鞅、秦相李斯、酒圣杜康、巾幗英雄花木蘭無一不來自河南。河南是百家爭鳴的主陣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等思想均發源于河南,詩圣杜甫、詩王白居易、詩豪劉禹錫,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大才女蔡文姬等都來自河南,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在河南南陽,因此古有天下名人中州過半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