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90年代初,湛江錯過了改革開放的發展機會,重農業輕工業,幾個名牌工業破產,再加上省里的政策主推珠三角發展,種種原因導致湛江的經濟落后,與它的資源優勢和歷史地位極不匹配。當時的湛江人民是振奮的、自豪的,此后,湛江與佛山的差距越來越大,到后來,一個順德的GDP都已經比整個湛江的GDP高,只是這幾年湛江的房地產上來了才把GDP縮小了一些。
1、為什么廣東湛江是發展最有潛力的?
因為廣東湛江自然資源和地理優勢非常好,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優良深水港口。湛江過去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抗戰時期是后方的經濟濟中心,是唯一與外界連通的港口,抗戰物資運輸只能經過這里,為抗戰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時,廣州與香港都已淪陷,很多香港的名人涌入廣州灣避難,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使得當時的湛江經濟畸形繁華。
所以湛江又有“小香港”之美稱,建國后,湛江在廣東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僅次于廣州的城市,所轄行政區域最大時,西起廣西東興,東至珠三角。越南勞動黨領導人胡志明曾感嘆:“真是三天三夜都走不出赤坎!”他當時是坐車到廣州訪問的,從東興到湛江赤坎,從湛江赤坎到開平赤坎,花了三天三夜,還是在“赤坎”,說明湛江的區域太大了!一直到80年代,湛江都屬于廣東重要的城市,被國家列為14個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之一,
但在90年代初,湛江錯過了改革開放的發展機會,重農業輕工業,幾個名牌工業破產,再加上省里的政策主推珠三角發展,種種原因導致湛江的經濟落后,與它的資源優勢和歷史地位極不匹配。就像一只股票,從高位跌到了最低位,肯定反彈的力度也會相當大,目前,湛江已被認定為北部灣中心城市和廣東省副中心城市,發展潛力很大,再次騰飛指日可待。
2、對于現在廣東湛江的經濟發展,未來發展局勢會怎么樣?它會成為廣東第三城或者粵西中心城市嗎?
說起湛江在廣東的排名,從歷史上看,別說“第三城”,上個世紀大部分時間是廣東老二,在特殊年代還是第一,湛江在抗戰期間,尤其是在廣州香港淪陷后,大量港人逃往湛江避難,湛江成為大后方唯一的港口物資運輸中心,廣州灣被稱為“小香港”,當時的繁華雖說是畸形的,但也是廣州香港比不上的。解放后,湛江由于工業基礎好,在廣東省經濟一直名列前茅,高校數量僅次于廣州,湛江專區所轄范圍最大從廣西東興到珠三角,稱為“廣東老二”當之無愧,
即使是在80年代,湛江也被列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落后主要是改革開放后,尤其是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重農輕工,走私成風,錯過了改革開放的機遇,當然,也跟政策偏向珠三角有關。從GDP來看,湛江要超越佛山東莞,成為廣東第三城,近20年可能性都不大,但隨著省里對東西兩翼的扶持,隨著高鐵動車的開通,隨著鋼鐵石化大項目的進駐,進入湛江的資金和人才將越來越多,城市建設和鄉村振興都會越來越好,前景還是可觀的。
3、廣東湛江這個城市怎么樣?
從地理位置來看,湛江是祖國大陸最南端的亞熱帶海濱城市,湛江市域介于東經109°31′~110°55′,北緯20°12′~21°35′之間,總面積13225.44平方公里。下轄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坡頭區四個市轄區和遂溪、徐聞兩縣,代管雷州、廉江和吳川三市,俗稱“四區五縣”,湛江市全圖湛江擁有漫長的海岸線,獨占三大半島之一的雷州半島,市域三面環海,全市海岸線總長2043公里,其中大陸海岸線長1243.7公里,占廣東全省的30.2%。
有意思的是,湛江下轄的“四區五縣”均有海岸線,這在全國的沿海城市中都是比較罕見的,從交通來看,湛江的海運比較發達,鐵路相對不足,民航機場正在遷建,高速路網漸趨完善。1、湛江的港口較多,海運是最大的優勢,也大有潛力可挖,湛江港呈南北走向,從大黃江口直至石門港縱深長度60多公里,水域面積1419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467.1公里,其中深水岸線97.4公里,淺水岸線369.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