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的GDP接近4000億排廣東第六,中山的劣勢比較明顯,土地面積小,產業層次低,人口素質低,房價高昂。最近兩年中山的發展明顯滯后,特別是2015年惠州GDP超過中山,且差距不斷拉大,中山的經濟發展遭受很大的挑戰,不過,由于中山位于珠三角地區,同時靠近廣州南沙自貿區和珠海橫琴自貿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政策優勢也為中山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另外,深圳-中山的深中通道和不斷完善的高鐵和高速交通路線,以及中山著力打造的翠亨新區,讓中山未來發展充滿潛力。
1、中山是幾線城市,發展潛力怎么樣?
中山今年升為二線城市。城市不大,原是佛山地區的一個縣。后南部割出一塊成珠海,北部割塊地給廣州成為廣州南沙自貿區,然后升為地級市。廣東的四小虎,經濟不錯,但交通落后,市中部是五桂山脈,古稱香山。產沉香,金絲楠,黃花梨,紫檀等珍稀樹木,無重工業和大型化工廠。空氣好,綠化好,宜居,隨著交通的改善(深中通道,深中地鐵,廣中地鐵…)。
2、中山在廣東的地位如何?
感謝邀請回答,中山市在廣東的經濟地位,在近10多年來逐步下降,呈現出一些后勁不足的狀態,不過還需要3-4年的蟄伏期后,可能有大的爆發提升。中山市是廣東省內比較出名的地級市,是珠三角地區面積較小但較早發展起來的城市,曾經被譽為“四小虎”,與東莞、佛山順德、佛山南海齊名,中山市在2009年的經濟地位較好在2009年,中山市的GDP是1556.1億元,在廣東省內排名第五。
還記得當年的中山市是挺牛氣的,與第六名的惠州、第七名的江門還是有很大的優勢,只是,風光的背后,也要看到,中山市與東莞的差距,是一倍多,按照當年中山市的經濟體量,是可以算得上廣東省的前列,是第三梯隊的排頭兵。當年中山的房價很低,物價不高,是非常幸福感強烈的年代,當年,小編大學畢業第二年,工資是4500元/月,每個月還有剩余的錢。
中山市在2019年的經濟地位不好2019年,中山市在前幾年,經歷了房地產的巔峰時期后,回歸理性,但是經濟已經不景氣的現象,從廣東省的各地市經濟排名上看,GDP的排名是第九名,僅僅有3101.1億元,這個數據,已經被惠州、珠海、茂名、江門都超越了,并且和東莞的差距,已經擴大到2倍多,中山市在2015年開始,GDP增速放緩,并且逐步被以上的幾個城市超越,并且拉開距離。
中山市和惠州的GDP差距已經不經不覺超過了1000億元,這個可能還會繼續擴大,未來的中山蓄勢待發經歷這樣陣痛的中山市,應該需要找出主要矛盾,對癥下藥。目前,中山市從深中通道作為突破口,想盡辦法接納深圳外溢的經濟紅利,但是這個可能只是一部分;我覺得還需要更考慮中山市北部的實業強勢的鎮區的轉型升級,還有中部市區的商業化升級,單方面謀求東部的金融科創,并不是救命稻草,
3、中山、珠海和惠州哪個更有發展前景?
謝邀。首先要對三個地區進行分析,中山:最近兩年中山的發展明顯滯后,特別是2015年惠州GDP超過中山,且差距不斷拉大,中山的經濟發展遭受很大的挑戰,不過,由于中山位于珠三角地區,同時靠近廣州南沙自貿區和珠海橫琴自貿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政策優勢也為中山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另外,深圳-中山的深中通道和不斷完善的高鐵和高速交通路線,以及中山著力打造的翠亨新區,讓中山未來發展充滿潛力。
珠海:珠海的發展定位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生態文明新特區,有特區的政策優勢和靠近港澳的地理優勢,特別是橫琴自貿區為珠海提供了新的經濟發展點,另外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和最近港珠澳大橋的即將通車,珠海本身旅游業也是很成熟,第三產業的增長加分不少,極大提升了珠海未來的發展前景,惠州:位于廣東省中南部東江之濱,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南臨南海大亞灣,毗鄰深圳、香港,北連河源市,東接汕尾市,西鄰東莞市和廣州市。
現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目前惠州在交通、空港、通信等方面發展較好,是一個迅速發展崛起中的城市,區位優勢比較明顯。個人覺得,還是要從自身優勢出發,對比各城市發展特點和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出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最后祝你事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