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主劉禪繼位后,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統領益州牧,3.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師模》《勸誡書》等,2.諸葛亮他年輕時喪父,隨叔父到南陽務農,4.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劉禪追封他為忠臣武侯,所以后人常以武侯、諸葛武侯為尊稱諸葛亮,諸葛玄死后,諸葛亮隱居隆中。
1,諸葛亮(181-234年10月8日),本名孔明,臥龍(又名龍符),漢族,生于徐州瑯琊楊度(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隱居湖北襄陽隆中。三國時期,他是蜀漢杰出的宰相。2.諸葛亮他年輕時喪父,隨叔父到南陽務農。之后劉備三顧茅廬,為劉備擁有一個天下奠定了基礎。蜀漢建國后,封他為丞相、武鄉侯。對內撫民,表現風度,任用官職,執掌大權,真誠公正,聯合吳抗魏。為了實現收復達汗的政治理想,他數次北伐,但由于種種因素未能成功,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劉禪追封他為忠臣武侯,所以后人常以武侯、諸葛武侯為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封他為吳興王。3.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師模》《勸誡書》等。曾母牛、鄧等。發明了弩,并對弩進行了改進,稱為諸葛連弩,可以同時發射一弩十箭。4.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賢士的代表人物。
2、真正的三國演義 諸葛亮介紹 諸葛亮簡介1,諸葛亮(181-234年10月8日),瑯琊(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蜀漢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2.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去荊州,諸葛玄死后,諸葛亮隱居隆中。劉備訪草堂后,請出來諸葛亮,與孫權聯合,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軍,組成三國,奪取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下益州,打敗君后,拿下漢中。彰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國主劉禪繼位后,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統領益州牧。勤政審慎,大小政事必親力親為,賞罰嚴明;與吳棟結盟,改善與西南各民族的關系;落實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大部分都是帶著糧食失敗的。最終因積勞成疾,于蜀建興十二年(234)病逝于五丈原(今陜西寶雞岐山),享年54歲,劉禪封他為忠臣武侯,后人常尊稱他為武侯諸葛亮。因為他的軍事才能,東晉政權封他為吳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