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禮數確實是越多越有面子、光彩,人家收數的也越多越開心,臉上堆滿笑容。心里在暗暗記下,今天我出了多少禮數,到我有喜事,別人也必須給我回多少,為了讓自己快樂,請寬恕你的朋友朋友孩子結婚,你給了1000塊;而你孩子結婚,他給五百塊,沒辦酒席請你喝酒按說你不會隨禮,請了你有事沒能參加隨了禮也算人到了。
1、四年前同學孩子結婚隨一千,今年我孩結婚他隨五百,以后如何相處?
這種事情不要計較,平常心態對待,也很正常,我有一個朋友,快30年的關系了,平常在一起吃喝玩樂,也很聊的來,相處的真的關系很好,像親兄弟一樣,好多年前他因為踢足球,腳部骨折了,住院的時候,手術就在我們旁邊醫院,我去看他了,買了禮物,水果,牛奶,過了幾年我也摔得腳骨折了打了石膏,在家休養他來看我,拿了四瓶小瓶的娃哈哈飲料和一袋小食品零食,走了之后我讓我媳婦好一頓挖苦你沒有喝過飲料嗎?你就愛喝娃哈哈,我結婚的時候他沒來,也沒隨禮,他結婚了,我隨禮400,外加一些生活用品,他有孩子了,只要過年見到,就給個紅包,今年的八月份,我女兒考上了大學,并且是18歲生日,我就請了兩桌好朋友,他帶著老婆孩子來了,吃完飯我送下樓,開車走了,除了一位同事客氣了一句說發個紅包給孩子我拒絕了沒要,其他朋友都給了紅包禮金,最多的1000,500,200,我的那位朋友一分沒給,我并不生氣,平常心態對待,以后他家里有什么事,就以普通的朋友禮金額度對待,也不用欠太大人情,挺好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禮金給的多的朋友,我以后要多加一些還回去,能給你重禮的,不僅看得起你,還很看重你,就要記著這份恩德,不要忘了回報。
2、親姊妹們的孩子結婚隨1000,我的孩子領證沒結婚禮金怎么辦?
結婚領證是新中國后的法律程序,婚姻嫁娶請客隨禮辦酒席是傳統民俗,民俗婚姻不辦酒席請客一般是不送禮的,過去民俗嫁娶要請客作證響眾方算完婚認知,請客要辦酒席招待應請來喝喜酒祝賀的親戚,親戚也相應隨禮,這是禮尚往來客主相互的尊重,也是婚俗嫁娶的儀式禮節。不知題主在親姊妹孩子結婚你隨1000元禮金的時候他們辦了酒席招待沒有?沒辦酒席請你喝酒按說你不會隨禮,請了你有事沒能參加隨了禮也算人到了,
3、朋友的孩子結婚我給隨禮1000,我孩子結婚他隨500,你怎么看?
我很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你除了氣憤,還有心不甘。說說我和妯娌之間關于紅包的事,我們廣東人過年給孩子的紅包,一般都是比較小,100以下。如果比較親一點的,像兄弟姐妹的孩子,即是侄子或侄女或姨甥,一般會給100或者50,我孩子出生后,妯娌給我的孩子50塊,我也給她兩個孩子各50塊。我們家的習俗就是除夕那天,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飯后我們互相給孩子紅包,
孩子6歲那年,妯娌給了20塊的紅包。她兩個孩子,我每個人給50塊,等于給了100塊,當我看到孩子這個20塊的紅包,我非常的氣憤。你的錢就是錢,難道我的錢是大風刮過來的嗎?你兩個孩子,我都舍得給50塊,我才一個孩子,你卻給20塊,當時非常的氣憤,不過后來想想還是算了,可能她弄錯了。第2年過年的時候,我想著她的孩子也10歲了,已經知道要錢了,
我還是給50塊她的孩子,而我的孩子還是收到20塊的紅包。我本來又想生氣的,唉!看來還是算了,這種人平時就比較摳門,我平時會給她送一點娘家帶回來的特產,但是她從來沒有送我一些東西。想想這個紅包是自己自愿給別人的,別人又沒強求你給多少,是自愿給的,那就無話可說了,怪不了別人,所以,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除了氣憤,還有心不甘。
為了讓自己快樂,請寬恕你的朋友朋友孩子結婚,你給了1000塊;而你孩子結婚,他給五百塊,禮數是你自愿給的,別人沒有要求你給多少。難道你去他家問他拿回來嗎?不可能吧!事情已經過去了,就不要再追究了,也不要再提了,再提的話,只會讓自己火上澆油,更加的氣憤,錢財不過身外物,多花500塊,雖然心有不甘,就當作是一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