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期,東南歐民族解放運動也風起云涌,成為1848年歐洲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亞非人民面對辱國喪權的民族危機,人民奮起反抗,掀起多次波瀾壯闊的反殖、反帝的民族解放斗爭,德、意兩國的統一戰爭中也包含著民族解放運動的內容,亞非人民掀起的第一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包括哪幾次革命。
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世界工業革命不斷擴展,西方殖民者加緊對外侵略,強占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在亞洲,殖民者勾結封建勢力奴役剝削各國人民,亞洲掀起了反對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革命風暴。由于缺乏新的奮斗目標、綱領和新的領導力量,最終以失敗告終。同一時期,東南歐民族解放運動也風起云涌,成為1848年歐洲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德、意兩國的統一戰爭中也包含著民族解放運動的內容。工業革命的浪潮使工人階級隊伍迅速壯大,其斗爭矛頭指向資本主義制度本身。19世紀30、40年代的歐洲三大工人運動表明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馬克思和恩格斯適應時代發展和無產階級斗爭的需要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后,工人運動走向低潮。60年代重新高漲,并體現出國際團結的精神。1864年第一國際成立。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是19世紀初以來國際工人運動的總結,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任務的完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偉大成果,對人類歷史和國際社會的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其一,它直接導致了野蠻的殖民主義制度的最終瓦解,搬掉了阻礙人類社會前進的絆腳石,是個偉大的歷史性進步。其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牽制了帝國主義的力量,支援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壯大與發展。其三,亞非拉新獨立國家普遍奉行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與霸權政策,是維護戰后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四,亞非拉新獨立國家相繼走上世界政治舞臺,為第三世界的興起打下了基礎,并成為改變戰后世界戰略格局的重要因素
3、亞非人民掀起的第一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包括哪幾次革命?亞非人民面對辱國喪權的民族危機,人民奮起反抗,掀起多次波瀾壯闊的反殖、反帝的民族解放斗爭。從19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是亞非人民第一次民族運動的高潮,它由爪哇人民反對荷蘭入侵者的起義(1825-1830年),伊朗巴布教徒的起義(1848-1852年),印度反對英國占領者的義兵起義(1857-1859年)和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年)等構成。雖然這期間的斗爭終因各個起義隊伍缺乏明確的斗爭綱領和內部的統一而失敗,但它喚起了東方人民的民族覺醒,打擊了入侵的殖民主義者,動搖了封建統治的社會基礎,在此之后,隨著西方殖民主義勢力深入亞非各國,也為亞非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促進了亞非各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形成以及民族經濟的發展,為新的反殖、反帝和反封建的斗爭打下了社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