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就是占據荊州的地方軍閥,荊州就是劉表的地盤,劉表死后自然傳給劉表的兒子。劉表的行為就是空手套白狼,由于劉表依靠的都是荊州當地的大士族,即使是劉表征兵,需要人、錢、糧食等,也是當地的大族提供,因此與其劉表掌握了荊州,不如說是荊州當地士族通過劉表掌控了荊州的軍政,劉表就是荊州士族的代言人。
1、歷史上,劉表是如何單騎定荊州的?
劉表是漢室宗親,給人的印象就是一迂腐懦弱的文人名士,其實并非如此。劉表在出任荊州前,在大將軍何進手下任北軍中候,北軍中候是什么官?掌管和監察京城禁軍之一北軍的五營,五營是指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校尉所統領的衛兵,雖然是監察官,但在禁軍中有一定的權力,董卓掌握朝政后,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聯軍合力討伐董卓,但畏縮不前,只有曹操和孫堅敢于攻打董卓軍隊,而曹操失敗了,孫堅卻成功的擊敗了董卓軍,占據洛陽。
孫堅攻打董卓前是長沙太守,孫堅向北進軍時,先是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殺死了南陽太守張咨,當時的荊州共有八郡,分別是:南郡、江夏郡、南陽郡、長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章陵郡,荊州刺史刺史死后,董卓上表劉表為荊州刺史,當時的劉表只是個北軍中候,沒有屬吏,去荊州上任只得只身一人。劉表很聰明,懂得借力使力,空手套白狼,
當時的荊州是一個怎么樣的情況呢?首先是群龍無首,荊州八郡沒有名義的領導,各自為政。袁術占了南郡郡,蘇代為長沙太守擁兵自重,不聽從號令,貝羽為華容長,領兵作亂,張虎、陳生率眾占據襄陽,而各地大大小小的宗賊勢力,自立武裝作亂,不聽從政府號令,宗賊是什么?是以家族及鄉里關系而組成的武裝團體。東漢末年,地方上的政治主要掌握在士家大族手中,而這些宗賊就是不聽號令的小家族,
劉表當初曾在何進手下為官,因此認識了同在何進手下為官的襄陽豪族蒯越,劉表就找到蒯越尋求幫助,當時蒯越與兄弟蒯良、同鄉豪族蔡瑁一起與劉表商議。劉表與蒯越、蒯良、蔡瑁的商議就是一場政治交易,劉表許以荊州的政治權益,讓給蒯越、蒯良、蔡瑁,換取荊州當地大士族蒯氏、蔡氏的支持,以大士族的部曲兵力吃掉盤踞各地的宗賊,同時傳遞檄文到荊州各郡縣,達到掌控荊州的目的,
大部分郡縣在聽到劉表的檄文后,或投降,或逃離,然后劉表再派蒯氏、蔡氏家族的人擔任各地的官吏,掌控荊州。劉表的行為就是空手套白狼,由于劉表依靠的都是荊州當地的大士族,即使是劉表征兵,需要人、錢、糧食等,也是當地的大族提供,因此與其劉表掌握了荊州,不如說是荊州當地士族通過劉表掌控了荊州的軍政,劉表就是荊州士族的代言人,
當然了,劉表能夠單騎入荊州,從而掌控荊州,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肯定,但劉表的權力基礎建立在與士族的合作基礎上,這是一把雙刃劍,劉表在荊州的統治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當地士族,不能算完全自主,而這一后果,在劉表去世后,就馬上顯露出來,劉表去世后,劉琮即位,在蔡瑁的挾制下,投降了曹操,雖然無法確定投降曹操是不是劉琮的本意,但這已經不重要了,顯然蔡瑁才是掌控荊州的人。
2、東漢末年,荊州本是劉表父子所居,為何卻成了東吳的了,劉備借荊州從何說來?
荊州在東漢末年的很長時間被劉表占據,但是荊州在208年后的很長時間被孫權、劉備、曹操三人分別占領,(完整的荊州是很大的,戰略地位很重要)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中央政府名存實亡,地方軍閥崛起。劉表就是占據荊州的地方軍閥,荊州就是劉表的地盤,劉表死后自然傳給劉表的兒子,但是208年,曹操南下荊州,劉表“及時”病死。
劉表的小兒子劉琮率領部下投靠曹操,劉表的大兒子劉琦跟隨劉備抗曹,注意,劉琮才是劉表真正的繼承人,因此可以說荊州已經被曹操奪下了。但是孫權和劉備聯手,狠狠打擊了曹操的勢力,因此,荊州一分為三——曹操、劉備、孫權各占一部分,1、曹操占據荊州北部南陽郡(張繡歸附后獲得,赤壁之戰前的事情)和襄陽(屬于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