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劃,成都的中心城區范圍擴大了很多,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對比圖中,清晰的看出20年后成都中心城區范圍的變化。當然,也有人認為成都的另一個中心是以興隆湖為核心的天府新區,成都城市布局轉變為“一山連兩翼”,成都中心城區范圍由原來“5 1”變成了“11 2”的大城市格局。
1、明朝的成都府在哪里?包括如今的哪些地方?
【成都府】是一個設置于公元757年,廢止于公元1913年,并在元朝被短暫改制為【成都路】(公元1256年-公元1371年)的【府級政區】,它存在于中晚唐、前蜀、后唐、后蜀、兩宋、明、清等政權治下。明朝【成都府】是【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的駐地,也即【四川】首府,【成都府】與【重慶府】、【順慶府】、【保寧府】、【夔州府】、【嘉定府】、【廣元府】、【潼川府】、【雅州】同為【四川布政使】下轄的【府級政區】,相當于的【地級市】一級。
明朝【成都府】下轄當時的:成都縣、華陽縣、雙流縣、郫縣、溫江縣、新繁縣、新都縣、彭縣、崇寧縣、灌縣、金堂縣、仁壽縣、崇慶州、漢州、簡州、井研縣、資縣、內江縣、安縣、蒙陽縣等3州17縣,其中,【成都縣】與【華陽縣】是【成都府城】的附郭縣。明朝【成都府】所轄地域,對應到我們今天,大體上包括:四川省成都市下轄的:成都市區、郫都區、金堂縣、都江堰市、崇州市、新津縣;四川省德陽市下轄的:德陽市區、廣漢市、綿竹市、羅江縣、什邡市;四川省綿陽市下轄的:綿陽市區、安縣;四川省阿壩州下轄的:茂縣南部、理縣、汶川縣;四川省資陽市下轄的:資陽市區、簡陽市;四川省眉山市下轄的:仁壽縣;四川省內江市下轄的:內江市區、資中縣,
2、你認為20年后成都的市中心是哪里,為什么?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去年7月份,成都就已經發布了城市發展總目標,城市布局由原來的“兩山夾一城”轉變為“一山連兩翼”,也就是說,成都將打破圈層結構,調整了中心城區范圍,將中心城區范圍擴大至所有的市轄區。按照規劃,成都的中心城區范圍擴大了很多,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對比圖中,清晰的看出20年后成都中心城區范圍的變化,
圖中的紅線范圍為中心城區。成都城市布局轉變為“一山連兩翼”,成都中心城區范圍由原來“5 1”變成了“11 2”的大城市格局,這就意味著龍泉山將由原來的生態屏障轉變為城市綠心,成都“雙城時代”從此開啟。既然是“雙城”,那么雙中心也是自然的,以天府廣場為核心的老城區地位難以撼動。以天府廣場、春熙路為中心的核心老城區,它的市中心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這不僅是由它的地理位置決定的,更多的是人們的認同感,是歷史文化的沉淀,也是成都的標志和符號。同時,老城區里聚集著豐富而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也是其他新興區域不可比擬的,雙城的另一市中心位置或在東大街。東大街將成為成都最繁華的中央商業區、最時尚的高端商務區、最具活力的金融服務區,城市的發展都具有相似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可以從上海陸家嘴的發展中看到東大街的發展前景。東大街的地位與陸家嘴相似,既連接了錦江區與龍泉驛區,也直接連接了中優和東進的重要地區,東大街延線作為城市主動線,成為直接受益地,東大街延線同時占據東進的發展主脈絡,能直接輻射整個東進,地理位置上具有其他區域不可比擬的優勢,注定了其在成都東進戰略中舉足輕重的“橋頭堡”地位,將成為中心之一。
當然,也有人認為成都的另一個中心是以興隆湖為核心的天府新區,這是因為,城南的發展是占據了先機的。比如說,天府國際機場的興建,向南走向的成貴高鐵、成昆高鐵建設,加上省級政府機關南遷興隆湖等傳說,讓南邊的發展更是如虎添翼、日新月異,20年后城市的發展,是政治、經濟等多方力量的努力與博弈,充滿了變數。成都今后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3、成都為什么那么干凈,是人的素質高還是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