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高等院校的數量,遠遠高于科教實力排名第二的上海和第三的南京,所以武漢也是中國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武漢工程大學是由原湖北化工石油學院,歷經武漢化工學院,2006年2月經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武漢工程大學,科教第三城卻一直沒有定下來,眾人推選出南京西安武漢這三座大城市,那究竟哪個才是當之無愧的科教第三城呢。
1、南京和武漢的科教水平如何?
我國科教第三城,一定是南京,理由如下:第一,大學數量和質量先看南京市: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8南京市大學名單,總共53所(軍校除外),其中一本、二本、三本等本科35所,??茖W校18所,比較不錯的大學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以下是具體名單,供大家參考。再看武漢市大學情況: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武漢市大學名單,總共84所,其中一本、二本、三本等本科46所,??茖W校38所,比較不錯的大學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以下是具體名單,供大家參考,
僅從數量上來看,武漢市高校數學目前非常多,比南京市要多出31所,在校學生規模也要多很多。但要看大學不能僅看數量,還要看質量,譬如211以上大學,其余的二本院校以及高職院校,對本地的高等教育影響力有限,南京市擁有8所211大學,武漢市是7的211大學,旗鼓相當。第二,兩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僅僅從經濟總量上來看,武漢市比南京市的GDP要多一點,這是由于武漢市當年區劃調整時,將武昌、漢口和漢陽三地合并,才成就了巨無霸的武漢市,
如果以高質量發展指標來看,南京市人均GDP要比武漢市高出2萬元左右。兩地經濟發發展對教育的影響,還有一個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當地大學生畢業后流失比例,曾經有媒體報道,武漢市雖然在校人數非常多,但每年最后能夠留在武漢的比例卻非常低,大部分畢業后都流向了北上廣以及東部沿海地區。而這方面,南京顯然要比武漢更具優勢,
第三,看未來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發展,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武漢雖然是中部地區目前最大的城市,也是全湖北省集全力之力打造的省會城市。但畢竟整個湖北省經濟實力與江蘇省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目前的江蘇省,正在全力支持南京市的發展,提高省會城市的首位度,支持南京市創新發展,而科教將成為城市發展的最大動力。未來,更看好南京,
2、武漢科技大學怎么樣?
首先聲明:本人武科大畢業的,對于本校有部分情愫在里面。但是不可否認武科大學校真的不錯,第一:在就業方面并沒有太大的影響,本人管理學院畢業,學院不是學校最強的,當初算墊底過來的。但是學院的培養方法還是比較有特色的,比較注重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剛剛全班進行了6年聚會,班上的整體工資水平都在15000左右,大部分在二線城市,說實話我覺得工資水平還可以。
明顯感覺我同學的眼光跟其他學校的不太一樣,都比較有追求,第二:說實話我大學的老師對于學生都很有愛,雖然老師們的性格不一樣,但是相較于其他學校對于學生放養的態度,武科大的老師第一對于學生嚴格,叨叨,對于學生還是有高中老師那樣的培養的。但是我經歷四年的老師都有一個特點:刀子嘴,豆腐心,罵的多,管的多,但是對于學生還是負責的,給與學生試錯,犯錯的機會。
老師們都還是比較負責的,雖然現在還是覺得老師們嘮嘮叨叨,但是不可否認大學四年的老師們沒有一個放養的。第三:學校的專業方面,近幾年國家的鋼鐵行業不佳,以及服務業的興起,導致本校的新興專業不上,說實話老牌專業,機械,材料冶金都很強,但是畢業后我感覺貌似經管類的專業的就業水平要好,本人也覺得大學本科培養的更多的是為人處世的能力,分析解決事情的能力,不是專業能力。
3、武漢工程大學怎么樣?
一個以化工專業為特色的研究型大學,竟然命名為武漢工程大學,我認為不能夠彰顯它的專業特色和專業實力,武漢工程大學是由原湖北化工石油學院,歷經武漢化工學院,2006年2月經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武漢工程大學。學校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武漢工程大學在全國721所大學中,排在中等偏上的層次很不錯。